高
阳
台
残
柳
笼
烟
,
幽
花
掩
月
,
旧
游
记
惯
台
城
。
湖
上
秋
来
,
波
心
冷
到
鸥
盟
。
韶
光
容
易
抛
人
去
,
甚
南
朝
、
燕
燕
莺
莺
。
暗
销
凝
。
脂
水
秦
淮
,
流
断
清
泠
。
蒋
山
依
旧
天
横
翠
,
祗
年
时
帝
子
,
望
断
瑶
京
。
北
固
楼
高
,
而
今
又
动
边
声
。
百
年
兴
废
寻
常
事
,
听
寒
潮
、
呜
咽
难
平
。
莫
沉
吟
。
螺
碧
深
杯
,
且
洗
愁
襟
。
山水
怀古
秋景
抒情
咏物
地点
怀乡
思物之情
秋节
悲怆之情
赏析
这首《高阳台》由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历史感的画面。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将个人的思绪与历史的变迁交织在一起。“残柳笼烟,幽花掩月”,开篇即以凄美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残柳在烟雾中摇曳,幽花在月色下隐匿,这些景象不仅描绘了季节的更迭,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旧游记惯台城”一句,点明了地点——台城,一个承载着丰富历史记忆的地方。这里曾是繁华之地,如今却只剩下回忆。通过“记惯”二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湖上秋来,波心冷到鸥盟”,进一步描绘了秋天湖面上的景象,波心的寒冷不仅是自然环境的真实反映,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鸥盟,象征着自由与友谊,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它们似乎也感受到了孤独与寒冷。“韶光容易抛人去,甚南朝、燕燕莺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南朝时期繁盛景象的追忆。燕燕莺莺,比喻美好的事物,但它们终将逝去,如同韶光一样,无法挽留。“蒋山依旧天横翠,祗年时帝子,望断瑶京”,蒋山(即紫金山)依然翠绿,但当年的帝王早已离去,只能在瑶京(指皇宫)的方向遥望,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北固楼高,而今又动边声”,北固楼高耸入云,但如今边疆的战事再次响起,预示着国家的动荡不安。这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增加了作品的深度。“百年兴废寻常事,听寒潮、呜咽难平”,面对历史的兴衰更替,诗人认为这不过是寻常之事,但听到寒潮的呜咽,内心的波澜难以平息。这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莫沉吟。螺碧深杯,且洗愁襟”,最后,诗人劝慰自己不要沉溺于忧愁之中,而是应该借酒浇愁,暂时忘却烦恼。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态度。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猜您喜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齐天乐·树园、橘公乘月来过,东坡泛舟赤壁之夕也。客去为词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孤光照岭。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镜底无尘,尊.....
青鸟泉
唐·张乔
祗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天界寺
明·蔡羽
秋晨慕虚览,梵宇谢埃郁。前垄未及逾,中林庶款述。入门蹑飕岩,循隩多扃坰。紫院阴霞兴,瑶阶锦苔出。问柏知僧年,藉花荫佛日。昼憩夕忘返,神恬形寡役。忏往坐独冥,玩空尘徐拂。终.....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