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房
轩
窗
四
面
开
,
风
送
海
云
来
。
一
阵
催
花
雨
,
数
声
惊
蛰
雷
。
蜗
涎
明
石
凳
,
蚁
阵
绕
山
台
。
此
际
衣
偏
湿
,
熏
笼
著
麝
煤
。
写景
咏物
自然节气
山景
自然景象
对自然的描述
节气
动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房四周环境的清新与生动。"轩窗四面开"写出了山房的宽敞明亮,窗户大开,让自然的气息自由流淌。"风送海云来"则展现了远处海景与云雾的交融,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是春天的典型景象,春雨如丝,催促着花朵绽放,惊蛰时分的雷声则象征着生机的觉醒。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大自然的节律。"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进一步描绘了细节,蜗牛在石凳上爬行,蚂蚁排成队列绕过山台,这些小生物的活动增添了生活的趣味和动态。最后两句"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诗人以自身感受收尾,说明春雨之大,连衣服都湿润了,而他点燃熏笼,燃起麝香,营造出一种温暖而舒适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享受和闲适心境。总的来说,这首《山房》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山居环境的宁静与生机,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山水田园诗。
陈允平
348首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猜您喜欢
满江红·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韵
宋·洪迈
雨涩风悭,双溪閟、几曾洋溢。长长是、非霞散绮,岫云凝碧。修禊欢游今不讲,流觞故事何从觅。待它时、水到却寻盟,筹输一。燕舞倦,莺吟毕。春肯住,才明日。池塘波绿皱,小荷争出。.....
秋霁日暖飞虫蔽空甲子秋作
宋·张嵲
秋霁无风日自曛,飞虫偪塞似屯云。老夫漂荡居夷久,祇恐乘空是廪君。
次石林韵
明·陈鉴(用明)
结茆远墟落,白日有禽言。野梦牵风石,清泉过竹门。绝粮忧鹤瘦,争果怪儿喧。欲问栽松法,僧来与细论。
题巴西甘大夫年谱小像十首(其十)
明·于慎行
辍耕陇头夕,山云稍欲没。散发啸平林,饭牛待凉月。
落叶和查夏重(其一)
清·陈吁
霜风摵庭柯,败叶琤然下。秋声树间歇,策策鸣渐哑。萧条辞故枝,捷疾飘屋瓦。月明乌栖惊,柳秃鸦藏寡。冉冉岁序迁,荣落如斯者。
春日即事二首(其一)
明·刘崧
重门高键拥层基,古柏高槐荫近墀。瘦马来衔庭下草,乳鸦争夺树头枝。边城讼牒投何简,公府邮书报不迟。饱食频年无补报,春风消得鬓成丝。
竹炉山房歌叠惠泉烹竹垆韵
清·爱新觉罗·弘历
山下出泉易所闻,八功德品梵帙分。同归殊途何思虑,辞多应始躁者群。知然乃复辨甲乙,笑予未足称绝尘。前年揽景法云寺,无暇翻彼贝叶文。右廊展转入茶室,古梅对我吹幽芬。竹鼎小试烹.....
雁字三十首次韵(其二十三)
清·韩氏
小作欹斜一画轻,纵横成阵亦分明。秋光惨淡文章老,霜气沈酣天地清。濡笔尽随波浪阔,佣书可减稻粱争。教他董赵生惭愧,妙迹通神不近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