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
印
谒
新
守
宿
至
德
上
方
翌
日
马
上
追
书
十
四
韵
携
符
拜
州
守
,
半
舍
度
微
径
。
有
僧
谒
道
傍
,
云
我
迓
邑
令
。
因
徐
指
丛
林
,
佛
宇
颇
严
净
。
愿
驱
大
夫
马
,
一
宿
憩
征
镫
。
我
生
嗜
烟
萝
,
闻
此
惬
幽
兴
。
乃
留
验
僧
言
,
金
碧
果
晖
映
。
舍
策
游
上
方
,
尘
襟
觉
疏
莹
。
山
气
乱
朝
暮
,
谷
响
答
钟
磬
。
清
风
中
宵
来
,
云
敛
月
垂
镜
。
微
吟
不
知
旦
,
坐
席
若
初
定
。
遂
行
登
修
涂
,
回
首
谢
岩
磴
。
咨
予
秉
微
尚
,
碌
碌
奚
足
竞
。
一
月
两
移
府
,
未
暇
救
民
病
。
徒
为
章
服
裹
,
折
腰
损
真
性
。
写景
抒情
秋节
山
真情流露
自省
哲理
夏末初秋
离别
送别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描绘了作者携官印拜见新任州守后,前往德上方暂住的经历。他沿途遇见僧人,得知可以在此歇息,感受到山林的幽静和寺庙的庄严。夜晚,清风拂面,月光如镜,让人心境宁静。诗人感叹自己忙于政务,未能及时解决民生疾苦,反而被官场琐事束缚了真性。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强至
833首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因顾子文得交吕元章于其借别也歌以附赠
明·萧光绪
我来虞山交却少,子文坦白堪倾倒。酒后每悲交谊衰,雨云反覆羊肠道。所以倾盖吕新安,岁寒松柏陈雷好。气侠义孚面亦真,殷勤岂为多材巧。文彩卓烁动海邦,龙蛇殊玉争春晓。篆刻秦汉刀.....
送肖鹤陈邑侯五首(其三)
明·欧阳建
圭江南下水粼粼,荡涤冈州十载尘。墉隼自潜安用武,釜鱼翻活肯忘恩。霾云飞去山头露,皓月照来天骨真。千古循良应有传,翁乡之后更何人。
送僧之庐山
元末明初·梵琦
简寂观中甜苦笋,归宗寺里淡咸齑。庐山面目分明露,衲子身心特地迷。秋到树头黄叶落,夜深峰顶白猿啼。参禅若也求玄妙,十万流沙更在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