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
凰
台
上
忆
吹
箫
·
岳
阳
废
楼
寒
眺
耄
柳
藏
烟
,
髡
芜
待
雪
,
湖
天
秋
意
难
禁
。
正
落
潮
新
岸
,
睡
冷
沙
禽
。
倚
槛
慵
抬
望
眼
,
怎
能
穿
这
段
阴
阴
。
愁
来
也
、
原
无
避
处
,
况
是
登
临
。
沉
吟
水
边
,
胜
赏
已
不
见
,
高
楼
倒
影
波
心
。
叹
神
弦
仙
笛
。
一
样
销
沉
。
人
在
吴
头
楚
尾
,
对
孤
云
时
序
侵
寻
。
还
添
个
、
潇
湘
雁
儿
,
九
辨
遗
音
。
写景抒情
秋天写景
怀古抒情
情感思乡
情感忧愁
山水写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湖景的画面,通过对老龄柳树和秃芜之地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萧瑟而寂寥的氛围。潮水退去后,沙滩上的禽鸟似乎也在寒冷中沉睡,诗人倚着栏杆,却无法穿透那阴郁的天空,流露出深深的愁绪。他感叹美景不再,高楼倒映在水中,如同昔日的神弦仙笛般消逝。身处吴楚交界之地,诗人面对孤云和时光的流逝,更增添了思乡之情,联想到湘江边的雁阵,仿佛听到了古老的《九辩》遗音。整体上,这首词以岳阳废楼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易顺鼎
612首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猜您喜欢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江倅出家乐
宋·史浩
沈沈春酌话绸缪,花月行船看拍浮。手束柔荑调雁柱,袖翻纹锦出香毬。未攀青子犹如豆,欲脍赪鳞始上钩。蓬岛古来无觅处,我曹今此得真游。
枯荷晚过荒园,池荷披谢殆尽,闻人言秋娘怛化丁沽已逾匝月,重念昔游对之成咏(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年来此地经行处,一日伤心独晚归。旧过横塘终不渡,每闻清曲辄增欷。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晞。园事纵非能勿感,剩看凉柳自依依。
王九山提刑于子城西旧宅累石作小阜见示五言因次韵奉呈
宋·薛嵎
幽怀随所寓,数石几窗前。荆棘傥迷道,山林空浩然。云生宁择地,龙处即为渊。谁谓达观士,终当违市廛。
舟中杂感二首(其一)
明末清初·徐倬
高秋一叶下梧桐,有客扬帆夕照中。多病百年兼恨别,依人千里自途穷。沧江白露鱼龙夜,冷月黄沙草木风。老去休思空冀北,曰归终拟侩墙东。
秋暮寄怀孟畹
明·黄淑德
孤馆萧条落叶红,故人遥隔水云东。追思往事浑如梦,转觉豪华总是空。径草乱垂犹带露,庭花渐老不禁风。愁怀缕缕凭谁诉,閒倚阑干数断鸿。
丁香结·秋日梨花,再和君特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金屋多娇,玉容无主,心事看秋如醉。正雨酥云腻。有素月、漫约黄昏临砌。送春余艳在,流尘溅、泪痕暗里。婵娟俱冷,也要数点微微雪意。何似。懒困倚东阑,拚却良辰自睡。故国青旗,深.....
邓远游以浦阳改剧槜李孟秋有事棘垣不佞邂逅湖上二律志喜(其一)
明·胡应麟
黄金台下赋河梁,两见栽花越峤傍。舄化双凫离瀫水,琴携一鹤度钱塘。雄谈自许千秋合,痛饮那能十日忘。莫诧重垣霜色里,缤纷桃李候门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