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
戌
春
过
梓
潼
即
事
天
公
殊
不
间
西
东
,
物
意
人
情
处
处
同
。
麦
垄
绿
雏
犹
欠
雨
,
花
蹊
红
稚
不
禁
风
。
子
规
又
唤
天
涯
客
,
布
谷
还
催
田
舍
翁
。
欲
挽
游
丝
网
春
住
,
归
鞍
催
我
又
匆
匆
。
写景抒情
春天写景
怀乡之情
田园
动物写生
惜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急迫的心情。“天公殊不间西东”一句,指出上天并没有偏袒东西,只是给予万物平等的阳光和雨露。接下来的“物意人情处处同”,则表明了自然界中万物生长、人们的情感在春天里都得到了普遍的共鸣。“麦垄绿雏犹欠雨”、“花蹊红稚不禁风”两句,具体描绘了春天农田和野花对水分和风力的依赖。这两句生动地展示了植物在春季成长过程中的脆弱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子规又唤天涯客”一句,通过杜鹃(一种鸟)的叫声,传达了一种时间即将过去的急迫感。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对于旅途中宝贵时光的珍视。而“布谷还催田舍翁”,则进一步强调了农忙季节的紧迫和劳动者的勤勉。最后,“欲挽游丝网春住,归鞍催我又匆匆”两句,诗人表达了想要留住春天美好时光的心愿,同时也感受到了返回家园的急切。这里的“挽游丝网”,是希望能够像蜘蛛织网一样,将春日的美景和生活的瞬间牢牢地抓住。而“归鞍催我又匆匌”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即将离开这一切美好的不舍。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位旅途中的士人在春天里对于时光、自然和劳动生活的深刻感悟。
李曾伯
788首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您喜欢
病起过魏园二首(其一)
明·王廷陈
卧痾颜鬓怜予改,力疾池亭为子来。随处琴尊临水石,任情歌吹入莓苔。禽鱼狎客晴偏聚,花药娱人晚竞开。共惜群芳行欲歇,莫辞中夜醉方回。
奉寄李北山先生四首(其四)
明·于慎行
龙门何日御,流想碧山隅。文雅从先进,声名避大巫。白云康乐墅,春酒步兵厨。早晚抽簪去,能容绛帐趋。
静观堂闲咏六首(其四)
清·倪之煃
为笑风尘徒自忙,扃扉聊复拟羲皇。翻经好鸟来新韵,静坐花阴落小窗。半世耽闲缘病懒,一身长技岂能忘。年来万虑关心少,好护闲云伴草堂。
独坐
明·张元凯
孤亭散玄草,独坐对青樽。啼鸟留在径,落花飞出门。
此身
金·秦略
此身日日一箪贫,贫里留残自在身。独把筇枝行又立,东风花柳不嗔人。
山行寄刘李二参军
唐·卢照邻
万里烟尘客,三春桃李时。事去纷无限,愁来不自持。狂歌欲叹凤,失路反占龟。草碍人行缓,花繁鸟度迟。彼美参卿事,留连求友诗。安知倦游子,两鬓渐如丝。
途中杂咏(其二)
明·李之世
野店临平坂,荒村人语稀。步檐惊虎迹,登榻卧牛衣。客至时争席,童嗔半苦饥。天涯一翘首,能使旅情微。
招郑服之
宋·周弼
归心同一路,况复在新年。梦著登山屐,闲随渡水船。宿蒿迷旧陇,春葑起闲田。醉卧天池上,知君在我先。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