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春天写景
怀友抒情
惜时
人生感慨

译文

身处万里之外的战乱之中,正值春光明媚的季节。
往事如烟般纷繁无尽,愁绪袭来让人无法自抑。
像狂人般高歌叹息,命运坎坷却似占卜中的龟壳。
草丛阻碍了行走的速度,花丛繁密让鸟儿飞过也显得缓慢。
你如此美丽,参与朝廷之事,留下寻求知己的诗篇。
怎会知道倦于宦游的人,双鬓渐渐斑白如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天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游子生活的无奈。开篇"万里烟尘客,三春桃李时",设定了诗人远行于外,正值春光明媚、花红柳绿之际,这种景象本应令人心旷神怡,却不免让旅人感受到异乡游子之愁。接着"事去纷无限,愁来不自持"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困顿和对往事的无限哀愁,这些思绪如同潮水般涌来,使得他无法自已。下面"狂歌欲叹凤,失路反占龟"则是诗人的情感宣泄,他想要高声歌唱,但现实中的迷茫和困顿却让他不得不放慢脚步,就像古人占卜龟兆一样在寻找前进的方向。中间两句"草碍人行缓,花繁鸟度迟"描绘了春日景色,草长而人行走得缓慢,花多而鸟儿穿梭其间,显得步调舒缓,但也增加了一份旅途的寂寞和时间的流逝感。最后两句"彼美参卿事,留连求友诗"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希望通过诗歌来留住美好的时光,并与友人保持情谊。结尾"安知倦游子,两鬓渐如丝"则是诗人自问,自己这位疲惫的旅人,又怎能知道头发已经悄然间变白了,如同岁月在无声中流逝。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游子对家国的思念,以及面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春天美景的描绘,更是一曲流传千古的离愁别绪之歌。

卢照邻

105首
  ,初唐诗人。自号幽忧子,汉族,其生卒年史无明载,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