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湿
西
写景
咏物
夏天
美人
抒情
赞美
山水
吟作画
夏季风景
回忆古人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朱诚泳的《芭蕉》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新的夏日画面。首句“朱弦弄罢南薰起”,以琴声悠扬唤起南风,暗示了宁静的午后时光。接着,“雨过空庭净于洗”描绘雨后庭院的洁净,如同被雨水洗涤过一般。“太湖石畔绿䕺䕺,新叶乱抽青凤尾”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芭蕉树在太湖石旁生机盎然的样子,新叶如凤尾般纷披,充满活力。接下来,“隔户还疑拥碧幢,更宜石下水淙淙”进一步渲染环境的幽静,隔着窗户似乎能看到芭蕉像碧色华盖般矗立,流水声更添清凉。诗人笔锋一转,写到美人因嫌湿气重而不愿出门,只能在窗边刺绣,与前文的宁静形成对比。“我时散步来还去,为爱清奇闲倚柱”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闲适心情,他欣赏着芭蕉的奇特之美,时而在庭中漫步,时而倚柱沉思。最后,“吟成却忆横渠翁,新德新知引新趣”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怀念,以及芭蕉给他带来的新灵感和乐趣。诗人想将这份感受以诗记录下来,却又担心秋风会吹落翠叶,使之不再如初。“何当写入无声诗,永向吾斋助奇绝”表达了诗人期待将芭蕉之美永久地留在诗篇中,成为斋中的一道奇景。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芭蕉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情趣。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公事后禁门三首(其一)
明·蔡羽
龙輴金铺丽,蜚廉贝阙县。燕藏朱户网,花隔绮疏烟。刻漏虚银箭,宫槐积翠钱。瑶台夜夜月,不复妒婵娟。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四)
清·陈维崧
碧浪初圆,凭水阁、脱巾独立。谁作伴、数竿篱竹,一瓯茗汁。似有声来茶硙转,断无人处村舂急。正日长、拨闷枕书眠,斜川集。槿花上,珠堪吸。豆花底,凉堪裛。看瀰茫一派,雨蓑烟笠。.....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得闲亭
宋·许棐
柳风虽小丝丝袅,花雨无多点点香。惟有吟毫闲未得,染红濡绿一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