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扶风
主题
离别
节令
未特定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英雄张煌言所作的《扶风》,表达了他对故乡和功业的深深怀念以及身处逆境时的坚韧与豪情。首句“长为扶风惜羽翰”,诗人以“扶风”自比,暗示自己如同扶风之鸟,珍视自由和才华,而“羽翰”则代表他的文采和志向。“年来八翼梦中看”描绘了诗人多年来在梦境中追寻理想的画面,即使现实中难以施展,但心中依旧向往飞翔。“呼牛翻觉人情媚,歌凤深疑物论宽”两句,通过比喻,表达出他在艰难环境中对人情世故的理解,认为人性有时看似温顺,而议论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末路勋名难自料,他乡亲故强为欢”揭示了诗人身处逆境,功名未竟的无奈,以及在异乡与亲朋勉强欢聚的情景。“祗应一曲高荆筑,唱彻‘萧萧易水寒’”最后两句,诗人借荆轲刺秦的故事,表达出壮志未酬的悲凉,以及对故乡和忠诚的坚守,以“萧萧易水寒”这一典故,寄托了自己慷慨赴义的决心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张煌言作为明末忠臣的坚韧与悲壮。

张煌言

504首
张煌言(1620年7月8日—1664年10月25日),字玄著,号苍水,鄞(yín)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失守后,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联络十三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二十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康熙三年(1664年),随着永历帝、监国鲁王、郑成功等人相继死去,张煌言见大势已去,于南田的悬嶴(ào)岛(今浙江象山南)解散义军,隐居不出。是年被俘,后于杭州遇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猜您喜欢

点绛唇·南昌送范帅
宋·向子諲
丹凤飞来,细传日下丝纶语。使君归去。已近沙堤路。风叶露花,秋意浓如许。江天暮。离歌轻举。愁满西山雨。
次韵贝原翚留别(其一)
明·程本立
客里逢君说故乡,留连樽酒过斜阳。汉时循吏称三异,马氏佳儿识五常。老去只惊搔鬓短,醉来不觉放歌长。明朝相送城南路,记取槐阴四月凉。
将之滇南留别黎惟敬欧桢伯袁茂文诸公
明·陈克侯
都门一尊酒,醉别五陵豪。解剑寒相傍,当筵月正高。瑶徽流古调,铜柱愧新劳。滇海无鸿雁,缄书首独搔。
鹧鸪天·静霞自杭州来见,别后复寄词,次其韵
清末近现代初·汪东
教诵新词合眼听。何人能会浅深情。梦游故国欢难继,心逐征鼙岁屡更。支病骨,卧江城。宵中渐见有繁星。休嫌畏景初相逼,北望长河正踏冰。
仲冬朔日江行
明·王慎中
心想定何依,摇摇共席飞。壮图惊节变,直道与时违。迹比虞翻是,才方贾谊非。精诚嗟靡托,捐佩侍江妃。
南柯子·旅恨
明末清初·曹溶
马度离人地,山衔去国程。孤身都似雪花轻。侥倖不知春色、过清明。小榭低金锁,重帘冷玉笙。那家沽酒甚多情。又被晚风催送、宿沙城。
王蘖谷中丞以诗悯余南迁守冻时王亦缘事南迁次韵奉答
明·黄宗明
芧屋行归葺短垣,沧江无慕大鲸翻。谁甘清世同鱼服,自愧微班隔兽樽。鼓枻已知违帝里,缄书应许到家门。几年来往风波险,畏见黄河浊水奔。
怀李海一尚书
元·陈宜甫
记得去年寒食后,君从北上我西游。山川总入英豪气,风雨不堪离别愁。归马有知元识路,来鸿无信动经秋。燕台又拟相逢日,共说长安古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