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情感闺怨
冬景梅花
冬雪梅花

赏析

这首宋词《减字木兰花·其五》是赵彦端所作,以湘浦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幽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屈亭湘浦"点明地点,暗示了诗人的情感源自湘水边的屈原祠,充满了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怨尽朝云还暮雨"运用象征手法,朝云暮雨象征着情感的无常和思念的绵长。"知是谁何"一句,表达出对未知对象的深深思念,而"赋得清愁尔许多"则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愁绪,清愁之多,可见诗人情绪的深沉。接下来的"爱来慵去",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怠惰,反映出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此意平生成浪许"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难以言表和无法实现,"著尽茸袍"借衣着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孤独和寒冷,如同江梅在雪后的娇弱,需要温暖和陪伴。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湘浦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赵彦端深沉而内敛的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赵彦端

181首
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汴人。宋代诗人。"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工为词,尝赋西湖谒金门词,有“波底夕阳红湿”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会作此”!……"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有介庵词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猜您喜欢

金缕曲·“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小影
清·谈印梅
花与人同瘦。记无聊、栖香弄影,芳心微逗。数点眉峰横远黛,早被东风吹皱。薄中了、恹恹病酒。已过踏青寒食节,问江南、双燕归来否。思往事,碑衔口。柔情曲曲肠回九。数不尽、寻消问.....
罗敷媚(其一)
明末清初·龚鼎孳
一湖风漾当楼月,凉满人间。我与青山。冷淡相看不等闲。藕花社榜疏狂约,绿酒朱颜。放进婵娟。今夜纱窗可忍关。
莫愁歌
宋·周紫芝
莲花深红莲叶绿,平沙月上鸳鸯宿。青腰三板兰作桡,月下莫愁歌一曲。移船入花花转深,花深调苦难为音。江边夜半谁为语,只有婵娟知此心。露华渐白月渐午,刺舟自觅来时路。明朝系缆柳.....
菩萨蛮(其四)
清末近现代初·朱祖谋
茱萸锦束胡衫窄。乘肩倦态偎花立。回扇唤风来。春窗朱鸟开。压愁麟带重。多谢行云送。虬箭水声微。飘镫人不归。
再赋个侬(其二)
明·王彦泓
料峭新寒快雪晴,红绵香袜制初成。炉熏那及郎心暖,蜡照偏知妾影清。风雨不磨金石契,黄昏频候剪刀声。庭梅开否亲来探,又得身前一度行。
解语花
宋·张艾
轻雷殷殷,小枕惊回,帘影摇庭户。嫩凉遥度。江云堕、结作西窗暗雨。闲阶静伫。叹疏袂、愁宽一缕。凭画栏,润叶鸣条,总是安秋处。因唤扁舟晚渡。渐闻歌招得,采菱俦侣。临平归路。花.....
摸鱼子·题徐懒云先生填词图
清·戴延介
可怜宵、月斜香灺,花阴偎暖苔磴。玉箫低度伤心句,记否秦楼酒醒。秋有信。可解忆、长干疏柳丝丝影。双鬟莫问。怕提起销魂,如云似梦,多少旧愁等。新词丽,旧谱乌丝重订。玉田标格差.....
相和歌辞·杂怨三首(其一)
唐·孟郊
夭桃花清晨,游女红粉新。夭桃花薄暮,游女红粉故。树有百年花,人无一定颜。花送人老尽,人悲花自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