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和
歌
辞
·
杂
怨
三
首
(
其
一
)
夭
桃
花
清
晨
,
游
女
红
粉
新
。
夭
桃
花
薄
暮
,
游
女
红
粉
故
。
树
有
百
年
花
,
人
无
一
定
颜
。
花
送
人
老
尽
,
人
悲
花
自
闲
。
写景抒情
写花怀古
情感闺怨
惜时
译文
清晨时分,鲜艳的桃花盛开,游女们妆容如新。
傍晚时分,桃花依旧,但游女们的青春已不再,妆容显得陈旧。
树木能历经百年花开,人的容貌却难以长久保持。
花朵陪伴着人们直到衰老,而它们独自悠闲,不觉时光流逝。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名为《相和歌辞·杂怨三首(其一)》。诗中通过对夭桃花清晨与薄暮不同景象的描绘,以及游女红粉新故的对比,表达了时间流逝、人世无常以及生命易逝的主题。"夭桃花清晨,游女红粉新。"这里诗人通过夭桃花在清晨的生机勃勃和游女的容颜如新鲜花朵,描绘出生命之美好与青春之活力。"夭桃花薄暮,游女红粉故。"而到了傍晚,夭桃花渐渐凋谢,游女的红粉也失去了先前的光彩,这是对比手法,表达了时间带来的变化和衰退。"树有百年花,人无一定颜。"这两句直白地指出了自然界中树木可以持续百年而不变,而人类的容颜却无法保持永恒,是对生命易逝的一种深刻感悟。"花送人老尽,人悲花自闲。"最后,诗人通过夭桃花随着时间流逝而凋谢,以及人们在面对这些变化时所感到的悲哀,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美好易逝的深切感慨。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
孟郊
499首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猜您喜欢
夜卧中庭
宋·丘葵
一榻清风不用钱,卧看万里泬寥天。明星落落才数十,孤月亭亭照大千。但见衣襟如泼水,不知身世是何年。可怜玉兔空辛苦,捣药终宵那得眠。
次韵陈君俞携酒见过
宋·李之仪
野人欣莫逆,君子戒多上。幸尔违朝市,聊复图蕙帐。薄田几负郭,山水分背向。巾车俯秋成,舒啸会随杖。吾友真可人,轻舟数相访。投怀失枯槁,达意信摇荡。时哉固难得,触境沈波浪。谓.....
故人过访
元·廖大圭
七尺长身卧故庐,日斜起坐对残书。几人岁晚能相问,一榻山中独久虚。好客新秋来杖屦,小窗暮雨共盘蔬。相看道义有真乐,万事悠悠总不如。
病起过魏园二首(其一)
明·王廷陈
卧痾颜鬓怜予改,力疾池亭为子来。随处琴尊临水石,任情歌吹入莓苔。禽鱼狎客晴偏聚,花药娱人晚竞开。共惜群芳行欲歇,莫辞中夜醉方回。
寒夜即事
宋末元初·黄庚
倚遍阑干更漏长,柔髭撚断为诗忙。清分梅影夜宜月,寒入雁声天正霜。怀古顿添孤客恨,追欢难忆少年狂。读书窗下篝灯坐,一卷离骚一篆香。
除夜约张梅境饮
宋·真山民
今日又除夕,君能为我来。烛光红照席,酒浪绿摇杯。腊带愁吟去,春随笑脸回。相看俱健在,莫管岁华催。
漫兴
明·张家玉
拟卜幽居绝世尘,桃源无路可逃秦。朝来怕纵潇潇目,愁见青山换主人。
云?见示龙槐寺同饭崇效寺看花之作复次其韵
清·韩崶
结庐人境车马稀,春残犹自恋春衣。百年几度花前醉,一饭不忘天下饥。树老无枝龙自卧,楼高有级锡能飞。为贪欲尽花经眼,藉草相将坐不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