槿
秋天写景
闺情
写山
读书
惜时
秋节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泂的作品,名为《秋感》。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深切情感和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朱槿不堪留,牵牛上竹幽。" 这两句描绘了秋天景象,其中“朱槿”指的是秋日落下的残阳,“不堪留”表达了光阴迅速流逝的感慨。而“牵牛”是秋天特有的植物,它们攀附在竹林之中,给人以萧瑟孤寂之感。"蛩声清夺漏,鹰翮劲思秋。" 这两句则转入对声音的描写,“蛩声清夺漏”形象地描述了蟋蟀鸣叫的声音,如同清晨的钟声般清晰可闻。而“鹰翮劲思秋”则是通过鹰隼强健有力的羽翼,联想到秋天给人带来的坚毅和果断。"掩卷悲先哲,看山忆旧游。"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怀念之情,“掩卷”指的是翻阅古籍书卷,而“悲先哲”则是对古圣先贤的怀思。而“看山忆旧游”则是通过观赏山川,回想起往昔的行迹和所遭遇的事物。"闺情兼旅梦,百虑五更头。" 最后两句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情,“闺情兼旅梦”是说私室的情感与旅途中的梦境交织,而“百虑五更头”则形象地描绘了夜深人静之际,思绪万千,难以入眠。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怀旧,以及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是一首抒情至深的秋词。

猜您喜欢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赠墨僧
宋·许棐
老砚磨穿事不成,万书堆里鬓星星。愿随君去柯山下,收拾残烟写佛经。
仲春至王官铺壁间读时可诗戏次其韵云簿领堆中不举头坐令双鬓欲惊秋苍生未必须安石自为青衫作滞留已而时可见之复次韵解嘲十二月复过此重次前韵
宋·赵鼎臣
微官相缚共低头,两见燕南塞草秋。说向苍生应大笑,为谁奔走为谁留。
玉女摇仙佩·题自制琴谱
清·黄德贞
偶摛词藻,未别宫商,忽听琳琅佳操。助我清音,悠然淡韶,恍若鹤鸣霜晓。如竹疏风笑。似荷弹雨点,声声寒悄。想当日、登临怀古,开襟霁景相照。任目断飞鸿,不计焦桐,十分叶调。自笑.....
山阳偶与大继长相遇自辛亥年相别至今廿八年矣追念畴昔作诗为赠
元·王恽
解鞍林下振清埃,怀抱樽前得好开。白发满头心事在,青山当眼故人来。风流自有高贤识,感慨还深漂母哀。读尽深香转萧爽,清吟不到伯伦台。
莫春李因仲携具偕同社过访山斋留宿
明·宋咸
取意不在远,闭此悠然门。读书白云午,俯仰几席尊。泉飞雨声来,我友命酒樽。相见各一笑,天趣洽后昆。情真得薄醉,礼简有奥论。取次选高石,振衣望乾坤。须臾日西逝,归影驰暮村。越.....
貂裘换酒(其一)彭县赠向君南皋,名步瀛,戊戌进士,官至贵州劝业道
清末近现代初·李炳灵
斗室书生起。近识得、风流地主,满门桃李。丛菊傲霜余秋色,架上纷罗文史。南面王、何以易此。不速客来招入幕,更殷勤、联袂携游屐。古兰若,且随喜。峥嵘宝塔凌霄起,问何年、龙飞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