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怀
时
运
无
长
荣
,
清
商
多
悲
音
。
悲
音
一
何
苦
,
壮
士
有
远
心
。
萧
萧
风
篁
乱
,
琴
瑟
蛜
蝛
吟
。
寄
言
眷
万
古
,
托
之
千
霜
林
。
浔
阳
有
馀
波
,
涯
岸
倘
能
寻
。
秋天
咏物
寄言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祝允明的《秋怀》以深沉的笔调描绘了秋天的哀愁与人生无常的主题。"时运无长荣,清商多悲音",开篇即揭示了命运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清冷的秋风吹过,仿佛带走了繁华,只剩下哀伤的旋律。"悲音一何苦,壮士有远心",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无奈与坚韧,即使面临困境,内心仍怀有远大的抱负。接下来的"萧萧风篁乱,琴瑟蛜蝛吟"通过风声竹韵和琴瑟的低吟,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幽深的意境,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纷扰与孤独。"寄言眷万古,托之千霜林",诗人将情感寄托于永恒的历史和苍茫的森林,寻求心灵的慰藉。最后两句"浔阳有馀波,涯岸倘能寻",暗示着诗人希望在人生的起伏中找到一线希望,如同浔阳江边的余波,尽管艰难,但仍期待能在岸边找到出路或归宿。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祝允明独特的秋日情怀。
祝允明
686首
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赋得弱柳鸣秋蝉
隋末唐初·李世民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杂诗三首(其一)
元·傅若金
植兰弥九畹,种菊被三径。幽芳固殊姿,馨德良可并。搴兰以为美,餐菊以资命。眷言理芜秽,恒使枝叶净。芜秽苦易侵,枝叶苦不盛。岂无桃与李,贵此谐野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宿松树塘
清·和瑛
苍松傲雪青霄上,六尺方床对松放。清秋月照松间雪,雪月交光松心壮。四时盘错不改柯,夭矫虬龙茁无恙。忆自天戈西北指,大木斯拔疾雷将。旦旦伐之四十年,梁栋尽供都料匠。赖有相传不.....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