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公
孙
弘
传
三
策
天
人
礼
数
殊
,
公
孙
相
业
果
何
如
。
可
怜
秋
雨
文
园
客
,
身
是
赀
郎
有
谏
书
。
咏史怀古
读书惜时
怀人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读公孙弘传》由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公孙弘的传记阅读,表达了对公孙弘为官之道及个人命运的深思。首句“三策天人礼数殊”,以“三策”暗指公孙弘在汉武帝面前提出的三次重要建议,同时将“天人”并提,暗示公孙弘在处理天道与人事关系上的独特见解和高超策略。然而,“殊”字又透露出作者对公孙弘所采取的策略是否真正达到理想效果的疑问。次句“公孙相业果何如”,直接提出疑问,对公孙弘的相业(即宰相之职)进行反思,询问其治国理政的实际成效如何,流露出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深入探讨。第三句“可怜秋雨文园客”,运用典故,将公孙弘比作遭遇秋雨的文园客,这里的“文园客”指的是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他在被贬谪时曾游历于文园。通过这一比喻,诗人表达了对公孙弘虽有才华却最终命运多舛的同情。最后一句“身是赀郎有谏书”,点明公孙弘的身份背景——他出身贫寒,曾为赀郎(即小吏),但最终成为有影响力的谏议者,留下了谏书。这句话既是对公孙弘个人经历的总结,也暗含了对身处底层而能有所作为的肯定。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公孙弘传记的阅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为官之道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不公和个人奋斗的感慨。
龚自珍
585首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猜您喜欢
林泉诗卷
明·庄昶
谁能一日忘天下,高枕青山白发深。凤鸟河图终此梦,白云流水亦何心。明良契合从天地,孔孟行藏自古今。俯仰百年供抱膝,不须閒起卧龙吟。
咏史(其二)张华
宋末元初·陈普
应是诸公爱阮咸,所天亦把付清谈。张林若责金墉后,当日张华死更甘。
咏史(其一)荀彧
宋末元初·陈普
乱离拣得一枝栖,得道争知却是迷。曹操若逢诸葛亮,暮年当作汉征西。
咏史(其二)王祥
宋末元初·陈普
倒载山公即巨源,清谈安石幼舆孙。晋家祸乱深如海,半出咸熙太尉门。
读翼梅(其一)
清·齐彦槐
开辟至今日,六千有余年。七十者百人,可见开辟前。自从尧舜来,圣作述者贤。寥寥四千岁,载籍如山渊。书契溯结绳,岁远不过千。此上更千岁,已逮乾坤元。盘古非一人,九州有开先。泰.....
答李昂长官富贵贫贱终篇之贶
宋·徐积
前日正凭几,长须叩我门。手置一筒诗,义高辞且温。三读至终篇,尤爱子所存。我有不言意,子已自得之。余将缺不报,嘉意忽如遗。吾闻诸物理,动静固其性。静有不如动,动有不如静。所.....
咏史(其四)
清·翁照
武皇重经术,发策策贤良。广川抱硕学,天人语周详。贾茂董更醇,治道通阴阳。而胡命世材,出俾相骄王。守正端轨则,推诚化披猖。留滞终外藩,稍异投沅湘。曲学阿世人,升之在庙廊。汉.....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其九)
清·张晋
旧事何劳问建丰,山人省女太匆匆。宫中正自夸门望,岂有黄须是阿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