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前
韵
成
二
首
一
以
谢
宪
使
和
章
一
以
述
怀
(
其
一
)
五
岭
何
烦
汉
节
临
,
暂
来
南
国
种
棠
阴
。
诗
亲
老
杜
真
无
敌
,
迹
访
涪
翁
尚
可
寻
。
登
览
漫
穷
千
里
目
,
衰
迟
唯
有
五
湖
心
。
江
山
弹
压
归
诗
伯
,
诗
赋
梅
花
雪
片
深
。
写景
抒情
怀古
赞美
写雪
写山
登览
怀才不遇
江山
赋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戡所作的《用前韵成二首一以谢宪使和章一以述怀(其一)》中的第一首。全诗通过描绘五岭山色、南国风光以及与杜甫、黄庭坚的文学渊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以及对历史文人的敬仰之情。首句“五岭何烦汉节临”,诗人以轻松的笔触开篇,似乎在说五岭山脉的壮丽景色无需外来的汉节(象征权威或权力)来增添威严,自然之美自成一体。接着,“暂来南国种棠阴”一句,既描绘了短暂的南国之行,又巧妙地将“种棠阴”这一动作隐喻为在文学创作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如同在南国大地上种植了一片文学的荫凉。“诗亲老杜真无敌”一句,直接表达了对杜甫(老杜)诗歌艺术的崇敬之情,认为杜甫的诗歌无人能及,是诗坛的巅峰之作。接下来,“迹访涪翁尚可寻”则转向对另一位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涪翁)的追忆与探寻,表明诗人不仅在文学上受到杜甫的影响,也对黄庭坚的文学成就有所向往。“登览漫穷千里目”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无限热爱,无论身处何地,都愿意登高望远,欣赏千里江山的壮丽景色。而“衰迟唯有五湖心”则透露出诗人虽年事已高,但心中仍保持着对江南水乡的深深眷恋,五湖(泛指江南湖泊)成为了他情感寄托的象征。最后,“江山弹压归诗伯,诗赋梅花雪片深”两句,将自然景观与文学创作巧妙结合,江山之美被赋予了诗人的灵魂,而诗人的作品则如同深藏于梅花雪片之中的秘密,既清雅脱俗,又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文学追求。
蔡戡
255首
南宋官吏。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为伍。韩侂胄掌权后,便告老还乡。才华出众,著作甚丰
猜您喜欢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玉楼春·雪中拥炉闻琵琶作
宋·葛立方
青女飞花浓剪水。寒气霏微度窗纸。人间那得骨为帘,炉有麒麟尊有蚁。笙簧冻涩闲纤指。香雾暖熏罗帐底。却教试作忽雷声,往往惊开桃与李。
答赵壶石象山松下见怀原韵
清·李澄中
别后桃花几遍开,旧题石壁长莓苔。屋梁月落天南北,山路云深梦往来。幽洞尚留寻胜屐,故人多负出群材。须眉空向他乡老,好护新松待我回。
登泰山绝顶
明·李杰
五岳镇坤维,其东雄泰岱。岩岩一何高,屹立霄汉外。神灵所攸钟,秩祀宜万代。我来属深秋,登陟览胜槩。云开旭日升,峰峦新染黛。盘盘上涧谷,石磴豁复隘。凉飙起虚谷,飒飒响灵籁。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