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倪
巨
济
夏
夜
二
首
(
其
二
)
卧
病
京
华
客
,
尘
缘
种
种
轻
。
共
谁
倾
盖
旧
,
之
子
逼
人
清
。
笔
倒
三
江
水
,
诗
专
五
字
城
。
白
头
听
讽
诵
,
浑
觉
黑
丝
生
。
抒情
写病中感怀
赞颂友情
写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次韵倪巨济夏夜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卧病在京的客人的孤独与感慨,通过与老友的相聚,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心灵的慰藉。首句“卧病京华客”,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境遇,身处繁华的京城,却因病卧床,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落寞。接着“尘缘种种轻”一句,表达了对世俗杂务的淡然态度,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超脱与宁静。“共谁倾盖旧,之子逼人清”两句,运用典故,以“倾盖如故”的故事,表达了对老友的怀念与期待,同时“之子”一词,既指对方,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品格的期许,强调了友情的纯洁与高尚。“笔倒三江水,诗专五字城”则是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其文笔之妙,仿佛能倒出三江之水,写出的诗句如同城市的标志,独树一帜,彰显了诗人的艺术成就。最后,“白头听讽诵,浑觉黑丝生”一句,以听友人吟诵诗歌时的场景,生动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白发的老人在倾听,仿佛时光倒流,新生的黑发在脑海中浮现,既是对友情永恒的向往,也是对生命不息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病中孤独、友情的珍视、才情的赞美以及对时间与生命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哲思。
韩驹
421首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猜您喜欢
寄题赵山台莲花方丈
宋·释道璨
四壁纵横都十尺,门对若耶溪水碧。画阑漠漠吹香风,绿窗练练浮秋色。中有诗家白玉颜,饮露沐芳度朝夕。当轩大坐眼波横,只许诗人来入室。
次儿辈戏商卿设醴韵二首(其二)
宋·陈造
将命长须脚未移,联翩客马已来齐。菊花旋采浮云液,罗幕宽围护麝脐。醉里有诗皆虎凤,区中无物不虫鸡。主宾等是龙津客,未分金鳞卧瓮齑。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其九)
清·许传霈
还是吟诗好,吟诗可养真。颐情鱼戏藻,适性鸟鸣春。心气和平候,山林蕴藉人。何如歌咏乐,妙理尽陶钧。
太博孙公游火井因寄
宋·文同
七盘云道与云浮,下见高林压县楼。览景莫能陪后乘,临风空自忆前游。已闻去日谋诗席,更羡归时就钓舟。好句定知酬不得,尽将奇诡入冥搜。
再次沈韵
宋·曾协
独将春信报天涯,岂是无情定有知。巧占岁寒怜韵胜,冥搜诗句愧辞枝。松篁有约成三友,桃李争功彼一时。珍重休文三昧手,尽回佳处入清诗。
谢陈国宾见寄
元末明初·叶颙
陈兄遗我山中诗,随风落空成珠玑。寒光绕壁夜窗紫,清声响涧山泉飞。杜陵去后天无功,飘飘千古遗悲风。老兔入云霄汉黑,大龙上天江海空。知君笔有万牛力,追转风骚气无敌。辞丰意远欲.....
祁文恪诗卷为何润夫题(其三)
清末近现代初·陈宝琛
元辰雪际卷频披,廿载低徊最后诗。沈陆自关夷甫辈,味公绝口不言时。
寒夜拥炉效范陆体时小屋料理初毕
清·文昭
坐拥重衾覆暖炉,一龛如橘蛰潜夫。青毡小叠红藤几,素壁高张碧海图。盘篆烟中烧柏子,煮茶声里睡狸奴。新诗改罢还思酒,絮督家僮犯夜沽。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