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
离别
致仕
情感
祈愿
哲理
励志
官场
功名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致仕》,表达了作者致仕(退休)后的生活感慨。首句“妻孥挽我奉真祠”描绘了家人陪伴自己前往祠堂祭祀的情景,体现了家庭的温馨和对祖先的敬仰。次句“老子婆娑正坐谁”则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说自己年老体衰,无人再能替代其坐祠堂的位置。第三句“受禄功无一毫末”感慨自己在职时虽有俸禄,但贡献微小,无显著功绩。第四句“休官事有十年迟”则表达了对早些退休的遗憾,觉得这个决定来得有些迟。第五句“尚容款曲悬车地”意指虽然退休生活从容,但仍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享受。最后一句“绝胜仓皇易箦时”则庆幸自己没有在病榻上匆忙离世,暗示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晚年安宁的向往。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作者对退休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圣人的祝福,表达了对长寿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曾几

614首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猜您喜欢

达磨赞
宋·释绍昙
远泛鲸波入大唐,廓然无圣触梁王。九年冷坐精灵窟,怕见嵩山下雪霜。
送黄贞父北上
明·吴梦旸
期君向所负,今出果何如。明主争为用,高名善自居。有身须事业,无意即樵渔。朋旧同闻此,长安不寄书。
行路难
明末清初·卢若腾
行路难,不待人情反覆间。人情有正方有反,有仰方有覆;当其未反未覆时,尚觉彼此两相关。如今人情首尾都险绝,安有正反、仰覆之二端。呼天谈节侠,指水结盟坛;芬芳可以佩,甘美可以.....
儿曹送穷以诗留之
宋·唐庚
世中贫富两浮云,已著居陶比在陈。就使真能去穷鬼,自量无以致钱神。柳车作别非吾意,竹马论交只汝亲。前此半痴今五十,欲将知命付何人。
留别吴鹿友中丞(其三)
明·孙传庭
正切安危倚,胡兴归去情。道看八座浅,官较一邱轻。鸾凤惟应隐,虎狼未是横。怜余不解事,叱驭一何营。
答李生
清·曾国藩
我年廿四登乡贡,始与刘蓉相追陪。延津双创忽会合,深夜挂壁鸣风雷。勋名自谓凌管乐,文采何曾怯邹枚。岂知羲和鞭日月,头上光阴火急催。老刘偃素不称意,酸寒一衿初受裁。我虽置身霄.....
送别
明·欧阳建
圣道无涯谁得之,循循上达老天知。千年脉络英贤续,百折江河砥柱支。今日共吟依韵句,移时谁掇打头枝。笑看世事无凭处,且步阳关递酒卮。
南中送北使二首(其二)
唐·张说
待罪居重译,穷愁暮雨秋。山临鬼门路,城绕瘴江流。人事今如此,生涯尚可求。逢君入乡县,传我念京周。别恨归途远,离言暮景遒。夷歌翻下泪,芦酒未消愁。闻有胡兵急,深怀汉国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