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月
十
四
日
大
雨
连
朝
黄
金
北
斗
高
,
何
似
六
月
雨
。
举
头
看
云
霄
,
此
秘
初
未
睹
。
今
晨
沛
然
下
,
其
势
莫
能
禦
。
既
蠲
人
郁
陶
,
又
长
我
禾
黍
。
谁
言
为
郡
乐
,
病
不
对
樽
俎
。
似
为
神
所
怜
,
用
是
娱
悦
汝
。
缁
黄
諠
讽
诵
,
巫
觋
乱
呼
舞
。
惠
然
从
风
来
,
兹
事
一
不
举
。
临
民
多
秕
政
,
何
道
致
如
许
。
稽
首
谢
皇
天
,
倾
心
奉
明
主
。
写景
写雨
抒情
夏
夏至
俚俗语
赞美
田歌曲
赏析
这首宋代诗人曾几的《六月十四日大雨连朝》描绘了夏日突然而至的大雨景象。诗的前四句以黄金北斗比喻大雨的珍贵,暗示这场雨如同难得的甘霖,"何似六月雨"表达出对久旱后降雨的期盼与惊喜。接着,诗人通过"今晨沛然下"和"其势莫能禦",生动描绘了大雨倾盆的场景,雨水充沛且无法阻挡。诗人感慨这场雨带来的双重效益,既解除了人们的愁苦("蠲人郁陶"),又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长我禾黍")。然而,他并未将为官视为纯粹的乐趣,反而因雨而深感责任重大,因为百姓福祉与政务得宜密切相关("临民多秕政,何道致如许")。最后,诗人向天地致谢,表示将全心全意侍奉君主("稽首谢皇天,倾心奉明主"),表达了对上天赐雨的感激以及对治政的虔诚态度。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关注民生、感恩自然的情怀。
曾几
614首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猜您喜欢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
宋·黄庭坚
猩毛束笔鱼网纸,松柎织扇清相似。动摇怀袖风雨来,想见僧前落松子。张侯哦诗松韵寒,六月火云蒸肉山。持赠小君聊一笑,不须射雉彀黄间。
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南巡往日怜韶石,遍奏鸣琴六六峰。天阙自开双锦绣,翠华长驻一芙蓉。月明瑶瑟来双女,风起珠尘绕六龙。云里帝城蒲阪似,葱葱御气绛绡重。
乙酉九月从李元甫宫谕再登峄山
明·于慎行
旧隐名峰岱岳前,重扶秋雨上层颠。阴厓尚驻千春草,险磴争飞万木烟。河势遥分双白练,山形近作九青莲。狂来欲问巴渝客,得似华阳几洞天。
同薛员外谊喜雨诗兼上杨使君
唐·皎然
积旱忽飞澍,烝民心亦倾。郊云不待族,雨色飞江城。燋稼濯又发,败荷滋更荣。时随雾縠重,乍集柳丝轻。一宿恐鱼飞,数朝徵鹳鸣。毒暑澄为冷,高尘涤还清。乃知阴骘数,制在造化情。及.....
雨霁,与近邻小游
清·李宪噩
屋角雌鸠鸣,山家知足雨。凉飔始振条,阴霭尚延圃。适野聊薄游,遂及田间侣。沙水浑亦洁,忻然过前浦。登高瞰原隰,新华满禾黍。明丽出远山,飒爽启晴宇。岭霁云犹烧,林暝月已吐。乘.....
喜雨呈赵使君
宋·刘黻
闰馀五月即六月,一雨不来天欲裂。邦侯赤心走群望,唤醒痴龙睡时节。雷车风驭相后先,甘霔连天声未歇。茅檐静听老农语,今岁夐与他年别。烟瘴压低曾见雪,晴未兼旬雨复咽。区区枯草宁.....
湘湖草堂为贡友初赋
元·凌云翰
湘湖卜宅似江郊,梅柳同栽已放稍。春雨漏时愁在屋,秋风怒处忆飞茅。莼丝流滑羹长用,荷叶分香饭屡包。买得扁舟梭样大,呼童系在石塘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