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
雁
数
声
哀
怨
客
楼
闻
,
九
月
相
逢
三
月
分
。
缯
缴
伺
多
难
避
地
,
关
山
历
尽
怅
孤
群
。
离
肠
曲
曲
湘
潭
水
,
行
色
重
重
楚
峡
云
。
此
去
岂
无
留
别
字
,
一
行
空
际
自
成
文
。
写景
送别
离情
咏物
大雁
抒情
秋节
地点
楚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南迁大雁的深情送别,充满了哀怨与不舍的情感。首联“数声哀怨客楼闻,九月相逢三月分”以雁鸣声起笔,渲染出一种离别的哀愁氛围,将雁与人的相遇与别离巧妙地联系起来,仿佛雁的哀鸣是人内心情感的外化。颔联“缯缴伺多难避地,关山历尽怅孤群”进一步描绘了大雁在迁徙途中的艰难与孤独,它们面对着无数的危险和挑战,却依然坚持前行,体现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颈联“离肠曲曲湘潭水,行色重重楚峡云”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湘潭水的曲折与楚峡云的重重,不仅映衬出雁行的艰辛,也象征了人生的坎坷与复杂。尾联“此去岂无留别字,一行空际自成文”以问句的形式收束全诗,既表达了对大雁离去的不舍,又暗示了雁行本身就是一首无言的诗,蕴含着深邃的意义和情感。整体而言,这首《饯雁》诗通过对大雁迁徙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人类情感的共鸣,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猜您喜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题东湖
宋·曾惇
三年领客醉东湖,欲去犹携竹里厨。谁解挽留狂太守,风荷十顷翠相扶。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