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怀古
写景
秋景
吟作赋
田程度日
赏花
赏秋
友情
写信

赏析

此诗《閒中和见素旧寄韵》由明代诗人费宏所作,描绘了一幅闲适恬淡的生活画卷。诗中以“安步当车”开篇,寓意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与世俗的繁忙车马形成对比,强调了步履从容、心无旁骛的生活方式。接着,“不妨踪迹混耕渔”,进一步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耕田捕鱼,自给自足,生活简单而充实。“风前细撚花枝嗅,霜后閒将柿叶书”两句,细腻地描绘了诗人闲暇时的日常活动。在微风中轻柔地抚摸花枝,嗅其芬芳;霜降之后,悠闲地用柿叶书写,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这两句通过感官体验,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陶叟白莲难入社,杜陵赤甲可迁居”则运用典故,借陶渊明与杜甫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陶渊明以白莲象征高洁,难以融入世俗的社交圈子;杜甫的“赤甲”可能是指其作品中的某些情感或主题,诗人希望像杜甫一样,能够迁居到一个能够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地方。这两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与个性表达的渴望。最后,“欲消长日惟诗酒,饮兴吟情颇有馀”点明了诗人消磨时光的方式——以诗酒为伴,饮酒赋诗,情感充沛,余味悠长。这不仅是对闲适生活的具体描述,也是对精神世界的一种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诗意与美感的智慧。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闲适、自然、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艺术与美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生活哲理与审美情趣的作品。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七夕同丁计部蔡刑部欧博士集沈刑部宅观沈石田山水得秋字
明·黎民表
长安木叶下新秋,坐对双星缓客愁。明月渐收藏扇箧,凉风偏在曝衣楼。休文词赋缘多病,宗炳琴尊托卧游。谁道七襄难报赠,才人先有夜光投。
与张道士同访李隐君不遇
唐·许浑
千岩万壑独携琴,知在陵阳不可寻。去辙已平秋草遍,空斋长掩暮云深。霜寒橡栗留山鼠,月冷菰蒲散水禽。唯有西邻张仲蔚,坐来同怆别离心。
为陈叔原题渔樵图
元末明初·蓝智
武夷老人年七十,昼业渔樵妻夜织。有儿长大不读书,采山钓濑供衣食。此翁自是神仙徒,床头酒香不用沽。生逢太平少征敛,虽有生产无官租。昨朝自携书一束,过我衡门看秋菊。新图苍莽烟.....
重经汉南
唐·许彬
分散多如此,人情岂自由。重来看月夕,不似去年秋。息虑虽孤寝,论空未识愁。须同醉乡者,万事付江流。
柯山红树行
清·李慈铭
故人家在柯山曲,门外溪流转寒绿。板桥一抹长林西,尽日烟霞看不足。山深几日生秋风,树色尽作胭脂红。斜阳隔山渲金碧,画屏惨淡开天工。平昔看山爱秋晏,写入吴纨白团扇。画中佳赏谁.....
和谢一源上人
元末明初·朱希晦
道人来蜃江,移席秋夜深。天高明月出,清辉浴波心。道人来雁荡,悬锡青松岑。瀑布落晴雪,烟霏生夕阴。谢公去已远,遗迹谁能寻。讵那宴坐处,千古开禅林。莲宫耸突兀,布地皆黄金。何.....
寄泉州□侍郎
宋·白玉蟾
海山迢递信音稀,静对斜阳独倚扉。回首八千馀里路,觉今二十一年非。白云流水聊相伴,绛阙清都未得归。昨夜乐丘残梦觉,窗前明月照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