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园
言
怀
秋
入
梁
园
木
叶
稀
,
可
怜
归
计
尚
栖
迟
。
形
骸
不
为
裁
诗
瘦
,
鬓
发
还
因
览
镜
悲
。
官
路
未
通
身
已
老
,
文
章
虽
好
数
先
奇
。
囊
中
清
俸
馀
多
少
,
又
被
穷
人
五
鬼
知
。
秋景抒情
怀古言志
读书惜时
情感思乡
山水田园
描述
自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梁园,秋天已至,树木凋零的景象,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感慨与自我反思。首联“秋入梁园木叶稀,可怜归计尚栖迟”以自然景色开篇,借落叶稀疏象征时光流逝和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回归计划尚未实现的无奈与惋惜。颔联“形骸不为裁诗瘦,鬓发还因览镜悲”转而从自身出发,通过身体的变化(“形骸”指身体,“裁诗瘦”暗示因写作而消瘦)和外貌的衰老(“鬓发”指头发,“览镜悲”指照镜子时的悲伤)来抒发岁月不饶人的感慨。这里不仅有对个人衰老的哀叹,也有对创作生涯的反思。颈联“官路未通身已老,文章虽好数先奇”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处境与心态。一方面,他感叹官场之路未达,自己已步入老年;另一方面,他自嘲文章虽好,却难逃命运的先定与不公。这一联既是对社会现实的讽刺,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尾联“囊中清俸馀多少,又被穷人五鬼知”则将话题转向物质生活,表达了对微薄收入的担忧,以及对贫困者的同情。这里的“穷人五鬼”可能是一种比喻,暗示着生活中那些不断索取、让人难以招架的困境。整首诗在描绘个人境遇的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摸鱼儿(其三)题田苕溪止园课子图,名维翰,巴县人,前将军署秘书
清末近现代初·李炳灵
赋归来、犹存松菊,一幅渊明别墅。儿时况味堪同领,指点夜灯红处。朝复暮。听雏凤声清,不觉老怀慰。读书有子。但几净窗明,香温茶熟,此外复可慕。披图顾。仿佛吾家衡宇,负了一楼烟.....
寄田拒山宪副(其一)
明·朱浙
使君一疏归来早,家住万山深复深。解组已无当世念,读书真见古人心。白云时下溪头钓,丹壑还从雪后临。我亦乾坤狂措大,索居何处觅知音。
浮湘礼三闾墓田寻贾生故宅
明末清初·邝露
浮湘孤月下灵渠,牢落残魂伴索居。庚子日斜闻野鸟,端阳沙淈见江鱼。天高未敢重相问,年少何劳更上书。此去樊城望京国,定从王粲赋归欤。
题静像善琴
明末清初·陈恭尹
一卷慵开独坐吟,不冠不袜坐松阴。天涯何患无知者,流水高山共此心。
撰吴缄三年伯家传有感即赠达璋同年
清末近现代初·曹家达
不堪尘事感沧桑,华表归来睨旧乡。我愧陆机陈世德,先人墓草九秋霜。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其一)
元·耶律楚材
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卢仝七碗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
闲居偶咏
明·谢遴
不扣南山角,牛衣且索居。雨深三径草,门掩一床书。醽醁愁难剪,吴钩恨有余。半生真梦幻,踪迹老樵渔。
七十初度漫赋二十六韵
明·王稚登
忆上蓬莱殿,曾雠石室书。史臣陪出入,丞相借吹嘘。故国归来早,长安不可居。为园栖曲巷,种柳拂清渠。西县琴声近,南邻树影疏。庭驯得食鸟,池跃放生鱼。抱膝吟《梁父》,无心赋《子.....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