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边塞
歌颂
写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宫廷中壮观的春祀仪式景象。首句“羽林十万领金貂”,以“羽林”象征皇家卫队,十万之数彰显其规模宏大,而“金貂”则是高级官职的标志,暗示这些卫士地位尊崇。接着,“日月旂常出绛霄”一句,通过“日月旂”和“绛霄”(指天空)的描绘,展现了祭祀时庄严而神圣的氛围。“扈从侍臣齐上马”,描绘了随行的官员们一同策马前行的场景,体现了君主出行时的威仪与秩序。最后,“君王亲驭玉逍遥”则点明了君主亲自驾驭车驾,显示出其对仪式的重视和参与,同时也体现了君权的至高无上。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宫廷祭祀活动的庄重与宏伟,以及君主与臣民之间的和谐关系。

猜您喜欢

徐松涛御史(其一)
清·钱澄之
清秋天外一鸿嘶,万事伤心日落西。坎路情痴潘岳子,出关肠断伯鸾妻。麻鞋野阔迷风雨,牛尾江喧乱鼓鼙。但得追随拚负杖,白云深处好提携!
赐新罗王
唐·李隆基
四维分景纬,万象含中枢。玉帛遍天下,梯杭归上都。缅怀阻青陆,岁月勤黄图。漫漫穷地际,苍苍连海隅。兴言名义国,岂谓山河殊。使去传风教,人来习典谟。衣冠知奉礼,忠信识尊儒。诚.....
苏幕遮(其二)塞上
明末清初·尤侗
塞垣长,寒信早。画角呜呜,吹破霜天晓。一阵哀鸿残月小。梦绕南云,泪湿征衫老。拄青山,吟白草。燕雀排衙,公事弹琴了。又报黄旗前队到。手板匆匆,走马辽西道。
咏独栖鸟诗
南北朝·朱超
河水闻寒已成冻,塞草愁霜悬自衰。可念无端失林鸟,此夜逆风何处归。列网遮山不听度,悬冰绕树滑难依。细石似燕能随雨,片木作鸢犹解机。但令积风多少便,何患有翼不能飞。寄语故林无.....
番女十八拍
明末清初·屈大均
弯弓争落海东青。插双翎。香貂帽子鱼皮女,两两驰过栗末城。羊酥多食复驼羹。玉肌腥。春寒拟作温汤去。笑拥阏氏向盛京。
登库舍图岭二首(其二)
清·李銮宣
我来刚打卯时钟,一角招提宿雾浓。山自昆仑凝五岳,人从瀚海蹑千峰。生还绝塞萍犹寄,飞到层霄鸟亦慵。下马看碑频拭字,不知身裹碧芙蓉。
早行
唐·刘驾
马上续残梦,马嘶时复惊。心孤多所虞,僮仆近我行。栖禽未分散,落月照古城。莫羡居者闲,冢边人已耕。
闺思
明·王称
冷落残筝十指疏,良人远戍近何如。楼头数尽南飞雁,不见辽阳一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