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咏物
励志
秋景
抒情
山水
壮志未酬
兵器
壮志凌云
节气
秋天

译文

我花了十年的时间学习剑法,以至于对此有了痴迷,如今腾跃而上仿佛飞上三千尺之高。
我的剑术已经熟练到可以试着喝下半酣的状态下行动,像要踏破峭壁之巅。
一把刀剑削下青壁峭壁,便有山岭开平的壮观景象,我放声高歌越过莲花峰。
世人都仰视我,无法估量我的高度,只觉得我的剑光如秋空中的飞雪般凌厉。
那些老胡们害怕被惩罚而遵守规矩,他们暂时在渔阳和连上谷这样的地方休息。
我希望听到朝廷下诏派遣有才能的官员来执行任务,我耻于自己作为一位迂腐的儒生,一直过着平庸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融州寄松纹剑》,通过描绘主人公十年苦练剑术,技艺高超,跃身三千尺的场景,展现了其豪迈的剑客形象。"术成欲试酒半酣"一句,写出了剑士在酒意微醺中挑战极限的豪情。接着,"直蹑丹梯削青壁"描绘了他在陡峭山壁上挥剑如削的壮观画面,展现了剑术的精湛和胆识。"青壁一削平无踪,浩歌却过莲花峰"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剑士的飘逸与不凡,仿佛他的剑气能削平山壁,歌声回荡在莲花峰间,令人难以揣测其深浅。"世人仰视那得测,但怪雪刃飞秋空"则表达了人们对这位剑士的敬畏和惊叹,只能看到他如秋空中的飞雪般剑光闪烁。最后,诗人借"老胡畏诛奉约束,假息渔阳连上谷"暗指自己虽有才能,却因避祸而不得施展,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无奈和对朝廷派遣人才的期盼,以及对自己身为腐儒的自嘲。整首诗以剑为媒介,寓言个人才志不得伸展的境遇,情感饱满,气势磅礴,体现了陆游豪放洒脱的诗风。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宿松树塘
清·和瑛
苍松傲雪青霄上,六尺方床对松放。清秋月照松间雪,雪月交光松心壮。四时盘错不改柯,夭矫虬龙茁无恙。忆自天戈西北指,大木斯拔疾雷将。旦旦伐之四十年,梁栋尽供都料匠。赖有相传不.....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奉和望山应教诗
南北朝·萧悫
仙游本多趣,复此上秋初。岩低石倒险,岭高松更疏。峰形疑鸟翅,塞路似狼居。瞩望情无已,词殚意有馀。
齐天乐·树园、橘公乘月来过,东坡泛舟赤壁之夕也。客去为词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孤光照岭。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镜底无尘,尊.....
青鸟泉
唐·张乔
祗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