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
辰
岁
除
前
五
日
作
新
岁
八
十
有
五
矣
灰
深
火
可
宿
,
炷
小
灯
耐
久
。
长
流
故
不
腐
,
易
成
必
速
朽
。
我
昔
游
青
城
,
闻
道
巢
居
叟
。
躬
行
虽
不
力
,
年
少
过
九
九
。
固
知
适
天
幸
,
自
养
亦
差
厚
。
传
家
六
儿
子
,
其
四
今
皓
首
。
宁
闻
涧
底
松
,
郁
郁
慕
蒲
柳
。
节气和年龄
情感
经历
亲情
子孙
哲思
寿命
译文
灰烬深邃,火势可以持久;灯芯细小,灯光可以长久。
江河长流所以不会腐臭,容易成功的事物必然快速消逝。
我曾经游览青城山,听说了住在洞穴里的老人。
虽然我亲自实践的力度不够,但年轻时也曾经历过很多。
我深知天命的适应和自身的修养都很重要,自我修养也颇为深厚。
某家有六个儿子,其中四个现在已经年老。
宁愿听闻涧底的松树,它们郁郁葱葱地羡慕着蒲柳的生命力。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戊辰岁除前五日作新岁八十有五矣》。诗中,诗人以灰烬深沉、灯火微小却持久为喻,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认为长久的事物不易腐朽,而轻易得来的东西容易消亡。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游历青城山,曾听说一位巢居的老者,虽然实践力不足,但年纪轻轻就已超过常人的寿命,这让他明白顺应天命、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诗中提到老者有六个儿子,其中四个已经白发苍苍,诗人借此暗示岁月流转,家族传承。他并未羡慕涧底松的茂盛,反而感慨其不如蒲柳平凡而长寿。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人生阶段、岁月更迭以及生活态度的深沉感慨,体现了陆游一贯的忧国忧民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樾峰次前韵见赠兼商辑郡志奉答
清·郑珍
男儿生世间,当以勋业显。埋头事章句,小夫已剪剪。何况誇文词,更卑无可善。居常每念此,心若波涛卷。百年大槩见,素志未必阐。驰车浪奔走,日中请息趼。独立天南头,山高水以浅。手.....
谢张彦恭
元末明初·张昱
金注传来九世医,提携襁负满门楣。自来南渡称高手,党独咸阳爱小儿。汉史河源知共派,天家荆树是连枝。木桃犹望琼瑶报,谁谓酬医不费诗?
五子诗(其二)李郎中攀龙
明·徐中行
此物孕灵造,显晦洵有神。寂寞汉魏后,乃复梃斯人。矫矫秉孤尚,流俗谁相因。直视千载前,识曲辨其真。昌运幸中启,群英咸来臻。玄夜升海日,昭灼开迷津。众星何历历,周环随北辰。遂.....
口占勖儿
清·何玉瑛
殖学精于勤,取法贵乎上。功无一息宽,志欲千古抗。临渴而掘井,及泉乌可望。置身贤豪间,男儿何多让。
望蓬莱
元·马钰
马风子,昔日在迷津。寻个出期真没计,欲知山上路儿真。须问去来人。风仙至,端的话良因。指我一条真捷径,无差无错越红尘。昼夜感师恩。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