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丹
诗
诀
(
其
六
十
九
)
水
为
灵
符
冲
和
液
,
火
是
丹
枢
混
沌
精
。
会
在
宫
中
凝
结
处
,
自
然
结
蕊
复
生
英
。
山水
丹道
炼丹手法
自然现象
译文
水作为神秘的符箓,它的性质温和而富有活力,火则是炼丹的关键,其本质是混沌而精纯的能量。
在宫殿的某个地方,火和水会合凝结,自然会形成精华,再次产生生命的活力。
赏析
这首诗出自宋代陈楠的《金丹诗诀》第六十九篇,以“水”与“火”象征着道家炼丹术中的两种基本元素。通过“水为灵符冲和液,火是丹枢混沌精”的开篇,诗人巧妙地将抽象的道家理念具象化,用水的柔和与火的热烈分别代表了宇宙间阴阳二气的和谐与冲突,隐喻着炼丹过程中对阴阳调和的追求。“会在宫中凝结处,自然结蕊复生英。”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炼丹术的核心思想——在内丹(即人体内部)的特定部位(宫)通过调和阴阳,使精气凝聚,最终形成丹药(结蕊),并由此产生新的生命力(复生英)。这不仅体现了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的哲学理念,也蕴含了对生命循环与转化的深刻理解。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道家炼丹术的精髓,通过“水”与“火”的象征,以及对内丹修炼过程的描述,展现了道家哲学中关于宇宙和谐、生命循环与内在转化的深刻思考。
陈楠
109首
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达到160岁以上
猜您喜欢
望海
明末清初·屈大均
海气夜成潮,潮鸡唱泬寥。流随明月满,声入大江消。大小趋双汎,东西荡二樵。秋来多水宿,乘涨命兰桡。
苦寒行
魏晋·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
乾道抚琴有作
宋·杨简
萧萧指下生秋风,渐渐幽响飕寒空。月明夜气清入骨,何处仙佩摇丁东。野鹤惊起舞,流水噎复鸣。一唱三叹意未已,幽幽话出太古情。龙吟虎啸遽神怪,千山万壑风雨晦。海涛震荡林木响,乱.....
过温汤
唐·李治
温渚停仙跸,丰郊驻晓旌。路曲回输影,岩虚传漏声。暖溜惊湍驶,寒空碧雾轻。林黄疏叶下,野白曙霜明。眺听良无已,烟霞断续生。
梨岭道中十八首(其十七)
明·黄仲昭
断霞横苍山,淡烟迷远树。草傍幽泉生,冰凝如玉箸。
郴江百咏(其十七)北湖亭
宋·阮阅
檐楹山影水光中,携酒来时伴钓翁。四岸烟云芳草绿,一栏风雨落花红。
敬次叔父适庵先生六观图韵六首(其三)
元·李序
山下泉鸣似殷雷,山前倒影射崔嵬。斜阳迢递天边去,暮色苍茫溪上来。青壁高悬西若木,丹崖半长夜明苔。何时落日都门道,照见东城陌上埃。
次韵子由题斗野亭
宋·秦观
满市花风起,平堤漕水流。不堪春解手,更为晚停舟。古埭天连雁,荒祠木蔽牛。杖藜聊复尔,转盼夕烟浮。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