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元
秭
归
溪
西
社
火
点
灯
(
其
二
)
溪
西
灯
社
宝
莲
台
,
一
点
光
明
远
更
开
。
料
得
长
杨
宫
里
见
,
却
疑
仙
火
下
云
来
。
写景
元宵节
地方风情
场景
灯光
联想想象
明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上元节时溪西社火点灯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灯火的光芒与想象中的仙境之感。首句“溪西灯社宝莲台”,以“宝莲台”比喻灯火璀璨的景象,将社火的灯火比作珍贵的莲花,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接着,“一点光明远更开”进一步描绘了灯火在远处逐渐绽放的壮丽景象,仿佛那光明从遥远之处缓缓展开,充满了动态美和空间感。“料得长杨宫里见,却疑仙火下云来。”这两句则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将眼前的灯火与历史上的长杨宫相联系,暗示灯火的辉煌如同古代宫廷的灯火一般,令人联想到皇家的奢华与荣耀。同时,“却疑仙火下云来”一句更是将现实与神话相结合,让人仿佛看到仙界的火焰从云端降落,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描绘了上元节灯火的美丽景象,还融入了历史与神话的元素,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猜您喜欢
元夕阴雨孤城愁坐适魏十二介然书来言琼台将然万炬因以寄之
宋·李光
海滨遇元夕,况值愁阴天。重云障佳月,微雨杂瘴烟。孤城欲黄昏,里巷已萧然。荒祠鼓坎坎,老巫舞蹁跹。挥杖眩村氓,捩齿传神言。异域俗尚鬼,殊形耳垂肩。邦人素敬畏,香灯竞骈阗。使.....
破阵子·晓行
明末清初·万树
惊起鼠声窣窣,催行灯影幢幢。紧约臂围双袖月,低压眉棱一帽霜。连云溪路长。续梦兴中易破,寻诗囊底多荒。渐觉乱山迎面绿,恰喜朝暾射眼黄。垆头蒸饼香。
弋阳见灯城(其一)
明·饶与龄
纱笼万炬走江湄,旋绕团团技益奇。更有笙簧嘹喨甚,隔溪齐听唱歌时。
元夕侍宴
明·胡俨
风清华月丽晴空,湛露筵开圣泽浓。灯火遥连丹阙外,萧韶只在彩云中。九重瑞霭浮金雀,万树银花粲玉虹。光禄传宣催进酒,乌纱都映醉颜红。
元夜病起二首(其二)
宋·陈造
节物撩佳兴,浮生盍自宽。山城如许乐,灯市不多寒。微步漂香细,行歌惜夜阑。何人攲醉帽,朱袖簇归鞍。
不愚兄示上元佳句谨次韵为笑
宋·饶节
溪云酿雪展还收,数日春严罢出游。月竹萧萧香转座,瓶汤隐隐被蒙头。一灯聊破上元梦,半夜稍增涂足油。说妙谈玄吾不会,从教高挂雪峰毬。
元夜阴晦
金·刘勋
逐逐雕鞍趁画轮,年芳乐事一番新。芙蓉城暖东风夜,杨柳楼深笑语春。两鬓愁添新白雪,十年梦到软红尘。空庭不见梅花月,寂莫春阴最恼人。
奉次东山公在广元夕观灯韵
明·邵宝
寻常诗句亦黎元,垂老丹心照海门。且以数杯酬客兴,何曾一饭忘君恩。漏声入夜风全静,灯影乘春月半昏。闻说总戎多解事,漫将歌吹过江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