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抒情
怀旧记梦
节日游记

译文

认得那香阶上的足迹,宝镜上积满灰尘,春光已消逝殆尽。
梦中坠落的身影,惆怅地望着窗上格子、月光和朦胧的幌帘,化作袅袅青烟。
谢家堂前的燕子又飞回,应该能认出许多客人来访。
柳树渐渐暗淡,柳絮随风飘散,桃花凋落成粉,不知何处传来歌声。时间消磨,无痕无迹。
春光正好,趁着这芳草萋萋、水波荡漾的美好时光。
我漫步在这犹如蓬莱仙境般的地方,举步若舞于天上,就如近期曾到凌波之间游赏。
五湖更有美好约定,我们将移舟到水天一色的地方,筑窝安居。
天晴之后山川舒展,远处的山峦如同美人舒展的眉毛,不吝惜展示它的美丽。

赏析

这首《忆旧游》是清代词人郑文焯在壬辰寒食节携家出游城东园时所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游园的景象,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感慨。词的开篇“认香阶屧印,宝鉴筝尘,无限春过”,以“香阶”、“屧印”、“宝鉴”、“筝尘”等意象,勾勒出春日游园的场景,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接着,“坠梦玲珑影,怅风棂月幌,付与烟萝”几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落之情。“谢堂燕子重到,应识客来多”两句,运用了燕子重归旧巢的典故,象征着时间的轮回与生命的延续,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接下来,“渐暗柳吹绵,夭桃堕粉,那处闻歌”几句,通过柳絮飘飞、桃花凋零、歌声渐远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短暂与易逝,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好时节,趁沼渌湔裙,芳霭清和”几句,描绘了春日里水边浣衣、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当前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最后,“漫拟蓬莱境,占全家仙步,近日凌波。五湖更有佳约,移棹水云窝”几句,通过想象中的仙境与实际的游园活动相映成趣,展现了词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正霁宇舒眉,遥山不惜分黛螺”结尾两句,以晴朗的天空、舒展的眉头和远山的轮廓,表达了词人在游园过程中心情的愉悦与放松,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当前生活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

郑文焯

364首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猜您喜欢

相见欢
清·袁绶
隔花清漏沉沉。又三更。只恐夜寒指冷、罢调笙。庭月满。帘慵卷。雁声声。知否有人欹枕、梦难成。
杨花渡次陈给事韵
明·权揽
山亭置酒近江湄,兴至频倾白玉卮。万里归来多客恨,一时登眺得神怡。高标已觉冰霜操,新调还闻白雪词。北去他年如记忆,也应飞梦到遐陲。
夜起
宋·文天祥
梦破东窗月半明,此身虽在只堪惊。一春花里离人泪,万里灯前故国情。龙去想应回海岛,雁飞犹未出江城。客愁多似西山雨,一任萧条白发生。
曲江秋(其一)
宋·杨无咎
前山雨歇。爱竹树低阴,轩窗无热。珠箔半垂,清风细绕,萧萧吹华发。珍簟粲枕设。珊瑚瘦,琉璃滑。永日敧枕,知谁是伴,旧书重揭。清绝。轻云淡月。梦同泛、沧波万叠。杯盘狼籍处,相.....
乌夜啼
明·王龙起
春梦依稀才半枕,月光寒透鸳鸯锦。永夜愁醒听漏长,悄悄兰釭照独寝。幽蛬渐动声未巳,杨柳阶头滴露水。城乌欲栖不得枝,尽情哑哑东风里。
草堂春日
明·符锡
问柳寻花兴转迟,焚香扫地亦何为。春风破屋吾将领,晓月孤桐他自知。醉引南山供笑语,卧便颍水即藩篱。狂夫讵有云龙思,清梦依然识彩眉。
酬九弟
清·曾国藩
杜韩不作苏黄逝,今我说诗将附谁。手似五丁开石壁,心如六合一游丝。神斤事业无凡赏,春草池塘有梦思。何日联床对镫火,为君烂醉舞仙僛。
次韵奉答守庵叔父
明·罗钦顺
清酒嘉禾别,黄花两度秋。喜闻心转逸,羞与俗同流。步稳风生袂,诗成月满楼。竹林无限好,强半梦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