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地点
历史怀古
情感表达
思乡之情
城市

译文

译文:下马经过天津渡口,听说宫廷中的计时器不断发出声音。
译文:只有那桥上的明月,曾经照耀过六朝的古人。
译文:金色的字迹被岁月剥落,红色的颜料随着时间飘散在粉色的墙壁上。
译文:宫中的官员来到寝宫,询问了关于帝乡(可能是指古代帝王所在的地方)的亲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夜晚过天津桥时的所见所感。"下马过天津,听传禁漏频"一句,设定了一个安静而神秘的氛围,旅人下马缓行,耳边是禁宫中漏水的声响,这不仅描绘出夜晚的宁静,也反衬出皇权的隐秘与威严。"惟怜一桥月,曾照六朝人"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眷恋和敬仰。这座天津桥不仅见证了当下,更连结着过去,月光之下,这里曾经是六朝时期人们行走的地方。这里所谓“六朝”,通常指的是东汉末年至隋朝初年的南京地区,包括吴、东吴、西晋、东晋、宋、齐、梁、陈等朝代。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无限留恋。"金剥宫门字,红飞粉壁尘"则是对皇宫中奢华景象的描绘。"金剥"指的是用金子装饰的宫殿门扉,而"红飞粉壁尘"则可能是在描述宫墙上飘落的朱砂或是其他红色材料的细粉,这些都是对皇权和富贵生活的象征。最后两句"中官来宿内, 因问帝乡亲"表达了诗人与官员之间的交流。"中官"可能指的是宫中的高级官员,"宿内"则意味着这位官员在夜晚留宿于此。而诗人借机询问关于皇帝家乡的问题,这不仅体现出诗人的好奇心,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皇权中心——皇帝的关注与崇拜。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津桥夜景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皇权和个人情感的触及,展现了一种深远的历史感和文化认同。

猜您喜欢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出游
宋·陆游
举世谁能伴我闲,出游随处一开颜。系船扛鼎将军庙,秣蹇流觞内史山。小市况经摇落后,高城回望莽苍间。归来灯火湖塘晚,指点柴门未上关。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潞州形胜
金·李晏
东迎壶口叠群山,吞吐岚光紫翠间。削玉远排圭首锐,晕痕轻拂黛眉弯。五龙飞去松杉老,万井喧嚣日月閒。游客乍醒尘土眼,仙扃谁指扣玄关。
孟夫子生生亭赋
唐·卢仝
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辍棹上登生生亭。夫子何之兮,面逐云没兮南行。百川注海而心不写兮,落日千里凝寒精。予日衰期人生之世斯已矣,爰为今日犹犹岐路之心生。悲夫!南国风涛,鱼龙.....
南昌城下夜泊
明·赵宽
片月流平濑,孤烟没远汀。鸟栖城柝起,人醉棹歌停。山水滕王阁,乾坤孺子亭。登临阻日暮,幽兴绕林坰。
山村道中思蜀
宋·陆游
当年万里客西南,药市题诗倚半酣。偶为三游群玉府,遂妨重到百花潭。剡溪谩说思安道,函谷谁能识老聃。空乞丹青作横幅,半堤寒日策羸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