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阳
台
·
重
九
黄
菊
擎
霜
,
紫
萸
带
雨
,
年
华
又
早
重
阳
。
风
喧
病
叶
,
夜
来
声
满
书
窗
。
晓
看
日
放
些
儿
影
,
渐
云
收
、
青
吐
山
光
。
为
怜
戏
马
应
弦
,
还
忆
穿
杨
。
芒
鞋
竹
杖
荷
裳
。
快
扳
萝
扪
壁
,
峻
岭
崇
冈
。
纵
目
流
观
,
平
沙
雁
落
长
行
。
糗
糕
菊
酒
迎
凉
脯
,
且
鲸
吞
、
沉
醉
何
妨
。
尽
幽
闲
,
佩
萸
力
健
,
落
帽
人
狂
。
重阳节
写景
菊花
节气和秋天
写雨
自然抒情
自然
风景
译文
黄色的菊花承受着寒霜,紫色的萸枝带着雨珠,时光又到了重阳。
风把病叶吹得喧嚣作响,夜里的声音充满了书房的窗户。
清晨看太阳放出微弱的影子,渐渐地云层散去,青山显现出它的光彩。
因为怜爱戏马而应弦起舞,还回忆起射箭穿杨的往事。我穿着草鞋,拄着竹杖,披着荷裳。
轻快地沿着藤萝攀爬墙壁,走过陡峭的山岭和高山。放眼望去,一片平坦的沙地上,大雁排成长行落下。
用糕点、菊酒迎接凉爽的晚餐,我尽情地鲸吞痛饮,沉醉其中又何妨?
在幽静闲适中,我精神饱满地佩戴着萸枝,像那落帽狂放的诗人一样自由自在。
赏析
这首明代高濂的《高阳台·重九》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以黄菊和紫萸为载体,展现了节日的气氛。"黄菊擎霜,紫萸带雨"两句,形象地写出菊花在秋霜中傲然挺立,紫萸在雨中增添了一份湿润的诗意。"风喧病叶,夜来声满书窗"则寓言了岁月更迭,时光荏苒。"晓看日放些儿影,渐云收、青吐山光"描绘了早晨阳光穿透云层,山色逐渐清晰的美景,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欣赏。"为怜戏马应弦,还忆穿杨"借射箭的典故,表达了对往昔豪情的怀念。接下来,诗人以"芒鞋竹杖荷裳"的形象,表达出登高远足的轻松与自在。"快扳萝扪壁,峻岭崇冈"写登山的过程,充满挑战与乐趣。"纵目流观,平沙雁落长行"进一步描绘了开阔的视野和雁阵南飞的壮观景象。"糗糕菊酒迎凉脯,且鲸吞、沉醉何妨"描述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品食美食,畅饮菊花酒,忘却烦恼。最后,"尽幽闲,佩萸力健,落帽人狂"以"落帽人狂"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在此时的豪放不羁,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色和风俗,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人生感慨。
猜您喜欢
既以诗乞酒于胜非而彦文云吾酒殆不减渠当以饷子九日绕菊独对空樽而彦文使至因次前韵戏之
宋·赵鼎臣
雨里黄花愁正绝,篱边白酒意殊深。曲拳自觉我无用,然诺谁知公不侵。便许餔糟真好事,独令染指亦何心。小哉正恨鸱夷腹,倾倒聊堪一再斟。
九日丁喻二丈约访太史赵公山庄值雨不遂夜遂同集署中对菊
明·胡应麟
萧萧风雨暗林塘,难醉龙山落帽觞。白苧怀人当五夜,黄花留客过重阳。金门恍惚看鹓序,玉署参差过雁行。满坐青云名胜在,雄谈谁柰孟嘉狂。
重阳对菊得开字
宋·方梓
江源旧社兹重来,素车欲返犹徘徊。亲朋正感邻舍笛,风雨复对重阳杯。穷人非诗语独恶,湑我有酒花须开。眼前悲喜异今昔,敢问戏马当年台。
酬晋侍御见寄
唐·李端
野客蒙诗赠,殊恩欲报难。本求文举识,不在子真官。细雨双林暮,重阳九日寒。贫斋一丛菊,愿与上宾看。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八)
清·朱仕玠
菊名献岁蕊含黄,点缀篱间异样香。微雨淡云风景好,早春犹认是重阳。
永康军
宋末元初·汪元量
锦城飞马过青城,无奈风声更雨声。一夜不眠何似者,筹花赌酒到天明。
丙戌九日
明·李梦阳
百年佳节今风雨,数日东篱已菊花。老疾不缘吹帽短,湿枝何事向尊斜。纷披九径怜杨子,潦倒三杯笑孟嘉。欲补登高望晴色,晚来红气有云霞。
青玉案.秋雨
清·庄盘珠
溟濛丝雨黄昏后。道似无却还似有。冷逼银釭红晕久。遥天雁断,空阶虫响,夜渐长时候。香闺人醒闻檐漏。怕黄菊、今年更消瘦。开也定过重九后。那堪邻院,搅风铃铎,又几声相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