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子
惠
曾
由
沪
上
同
舟
至
直
沽
,
一
别
十
年
矣
,
相
见
饶
平
县
廨
,
尊
酒
话
旧
,
赋
此
为
赠
剪
烛
衙
斋
岁
欲
周
,
十
年
郭
李
记
同
舟
。
飞
凫
仙
令
循
良
治
,
戎
马
书
生
汗
漫
游
。
析
木
津
潮
寒
旧
雨
,
大
金
山
月
照
清
秋
。
南
来
喜
听
舆
人
诵
,
赢
得
廉
声
岭
外
州
。
怀旧
地点
情感表达
友情赞美
秋天写景
离别送别
译文
在官署的烛光下度过了几乎一年的时光,十年间与郭李共乘一艘船,相互扶持。
飞凫的仙令官员治理地方清廉而得当,作为一名将领和书生,我在征途中努力漫游,追求知识。
津渡上的潮水依然寒冷如旧雨,大金山上的月亮照亮了清秋的夜晚。
南方的人们喜欢传唱你的事迹,你赢得了清廉的名声,传遍了岭南的各个州郡。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丘逢甲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黄子惠的怀念和重逢时的情感。首句"剪烛衙斋岁欲周"描绘了在官署夜谈的场景,时间已近岁末,十年光阴如梭。"十年郭李记同舟"回忆起十年前两人一同乘船的经历,郭李可能是友人的别号或指共同的朋友。"飞凫仙令循良治"赞美黄子惠治理地方有方,如同仙人般清正廉洁。"戎马书生汗漫游"则暗指自己在外漂泊,生活动荡。"析木津潮寒旧雨,大金山月照清秋"通过自然景象,寓言了两人的友情深厚,如同旧雨重逢,清秋明月照见彼此。最后两句"南来喜听舆人诵,赢得廉声岭外州"表达了对友人在饶平县任职时受到百姓赞誉的喜悦,他的廉洁名声远播。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回顾了过去,又展望了未来,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敬佩之情。
丘逢甲
1810首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您喜欢
次韵酬苏盦
清末近现代初·陈宝琛
启东兴盛并陪京,迁地因时世莫惊。日角重光宜受玺,雪花九月助餐英。诸君好勒浯溪颂,老我归寻息壤盟。赠策衰庸何敢比,从来王道视人情。
送郑子宽弃官东游便归女几
唐·李群玉
八月湖浸天,扬帆入秋色。岷峨雪气来,寒涨潇湘碧。子真冥鸿志,不逐笼下翼。九女叠云屏,于焉恣栖息。新诗山水思,静入陶谢格。困醉松花春,追攀紫烟客。相逢十年旧,嚬笑等欢戚。一.....
午日黄闻野参知席上赋
明·游朴
芜江去岁泛星槎,此日依依婺水涯。短剑有缘常伴客,浮踪何处不为家。石羊山近人难觅,艾虎心惊鬓共华。明发送君朝阙去,一尊愁对石榴花。
好事近
清·许德蘋
数到落梅风,枝上尚留残雪。应记玉人攀处,正阳春佳节。太湖石畔任欹斜,浓香渐吹灭。拈笔欲题新句,奈晓鸣鶗鴂。
送王子正宰长乐二首(其一)
宋·陈淳
一阳天运复来亨,君子随时亦吉征。暂向三山濒海处,小驰百里爱人声。从知文物新长乐,便作弦歌旧武城。须信道行由此兆,牛刀指日宰寰瀛。
湘中
明末清初·屈大均
湘中闻欸乃,泣舜有馀声。斑竹萧萧暮,风吹无限情。
半野堂夜集别仍次前韵
明·程嘉燧
何处珠帘拥莫愁,笛床歌席近书楼。金炉银烛平原酒,远浦寒星剡曲舟。望里青山仍北郭,行时沟水向东头。老怀不为生离苦,双泪无端只自流。
寄张真父舍人二首(其一)
宋·陆游
诸公方衮衮,无地著斯人。万里夔州守,中朝禁省臣。孤帆秋上峡,五马晓班春。想见怀明主,登临白发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