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
人
石
寒
山
无
人
行
,
夜
久
众
籁
歇
。
只
有
独
游
人
,
石
上
坐
明
月
。
写景
山水
咏物
写景情感
秋天
夜晚
明月
石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孤高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彭孙贻在千人石上独坐赏月的情景。诗中的“寒山无人行,夜久众籁歇”两句,以“寒山”和“夜久”营造出一种深秋夜晚的寂静氛围,山中无人行走,各种声音都已沉寂,只留下一片宁静。这种环境的描写,为后文的主角——独自游走在石上的诗人,提供了背景。接着,“只有独游人,石上坐明月”两句,将诗人的形象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诗人独自一人,在石上静坐,与明月为伴,这一场景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也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超然境界。明月不仅照亮了诗人的身影,也照亮了他的心灵,使他在孤独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和人物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诗人彭孙贻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通过“寒山”、“夜久”、“独游人”、“石上坐明月”等意象,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富有诗意又富含哲理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邃意境。
彭孙贻
3517首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您喜欢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宿松树塘
清·和瑛
苍松傲雪青霄上,六尺方床对松放。清秋月照松间雪,雪月交光松心壮。四时盘错不改柯,夭矫虬龙茁无恙。忆自天戈西北指,大木斯拔疾雷将。旦旦伐之四十年,梁栋尽供都料匠。赖有相传不.....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青鸟泉
唐·张乔
祗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题延真陈炼师东庭四时词
明·刘崧
香篆添新火,丹炉养旧灰。碧窗如水净,坐看绿阴回。
杂诗四首(其二)
唐·张说
山闲苦积雨,木落悲时遽。赏心凡几人,良辰在何处?触石满堂侈,洒我终夕虑。客鸟怀主人,衔花未能去。剖珠贵分明,琢玉思坚贞。要君意如此,终始莫相轻。
寒夜文宴得泉字
唐·皮日休
分明竞襞七香笺,王郎风姿尽列仙。盈箧共开华顶药,满瓶同坼惠山泉。蟹因霜重金膏溢,橘为风多玉脑鲜。吟罢不知诗首数,隔林明月过中天。
虎丘山(其一)
宋·蒋堂
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显。惟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