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述
三
篇
(
其
三
)
冬
来
一
晴
四
十
日
,
三
日
南
风
当
有
雪
。
不
知
闽
岭
今
何
如
,
念
我
故
人
书
断
绝
。
剑
南
判
官
心
所
亲
,
瓯
宁
大
夫
政
有
神
。
腐
儒
多
事
浪
忧
喜
,
安
得
贻
书
两
故
人
。
怀旧友情
冬天
写风
忧虑
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揭傒斯的《雨述三篇》之三,通过描绘冬日晴朗、南风起时预示着将要下雪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以自然景象为引子,寄托了对故人的深切关怀与挂念。首句“冬来一晴四十日”,点明时间背景,冬季连续晴朗四十天,为后文的转折埋下伏笔。接着“三日南风当有雪”一句,运用了反衬手法,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天气变化,暗示着即将有雪降临。这种天气现象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变化或转折,此处也暗含了诗人情感的变化。“不知闽岭今何如”,诗人由眼前的天气变化联想到遥远的闽岭,表达了对那里的关注和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牵挂。接下来“念我故人书断绝”一句,直接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因为长时间没有收到友人的书信,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期待。随后,诗人转向对友人的正面描述,“剑南判官心所亲,瓯宁大夫政有神”,这里提到的“剑南”、“瓯宁”均为地名,分别对应“剑南判官”和“瓯宁大夫”两位友人,诗人对他们的人品和政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关心。最后,“腐儒多事浪忧喜,安得贻书两故人”两句,诗人自谦为“腐儒”,感叹自己多愁善感,容易因小事而忧喜交加。他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给这两位友人写信,表达自己的思念和关切之情。这两句话既体现了诗人的情感细腻,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渴望沟通的心愿。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
揭傒斯
207首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猜您喜欢
太一湫
金·杨云翼
四崖环抱镜光平,数亩澄泓石底清。寒入井头千丈雪,净涵嵓际一天星。傍人争出鱼依势,衔叶飞来鸟护灵。日日东风送潮出,只应绝顶透沧溟。
癸卯仲冬望日登舟秦淮翌旦过龙湾出大江
明·陶安
舟发秦淮暮,西风正面来。朝从大江溯,风转两帆开。白鸟晴逾洁,黄芦冷未摧。潮平行正稳,几度见烽台。
次韵蒋夔寒夜见过
宋·苏辙
都城广大漫如天,旅人骚屑谁与欢。北风号怒屋无瓦,夜气凝冽冰生槃。雪声旋下白玉片,灯花暗结丹砂丸。叩门剥啄惊客至,吹火仓卒怜君寒。明时未省有遗弃,高论自笑终汗漫。识君太学嗟.....
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其二)
宋·张侃
三九寒威渐渐强,颠风刮面怎禁当。篱头觱栗从头响,添得人愁线样长。
夜宿丈溪道院喜赋和呈萧同知孙经历
明·刘崧
风竹林间绿笋竿,洞门白昼忽阴寒。仙人解唤雷行雨,却与玄都洗石坛。
归途风雪
明·沈纫兰
寒雨潇潇掩暮扉,长途客里怯单衣。无端燕子矶头梦,缭绕随君到处飞。
毗陵,孔道也。壬辰之冬,孟渎三河大工未已,漕艘毕集。又以台湾有事;豫、陕官兵络绎南下,供应骄将悍卒,晓夜扁舟与夫役奔走河干者三月,虽寒热之疾屡作,风雪中竟亦无害。作此示从役诸人
清·姚莹
羽书驿传日纵横,抚字催科政未成。三月扁舟风雪雨,一时徵役漕河兵。官如逆旅还多病,岁近知非亦自惊。辛苦闾阎人莫叹,明年安稳事春耕。
次韵游南岳题石桥
宋·释德洪
飞梯上云雨,猿臂攀层岩。天风吹鬓须,兹行非人间。幽泉不知处,但闻鸣佩环。崄艰碍清快,洄涡走平宽。□□落万仞,溅雪惊潺潺。悬崖忽见寺,白昼方掩关。境□□遐想,坐久生清寒。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