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丹
诗
四
十
八
首
(
其
十
七
)
周
天
火
候
诳
凡
人
,
胎
息
萦
为
亦
未
真
。
紫
府
聚
金
龙
火
种
,
昆
丘
走
玉
虎
泉
新
。
三
莲
折
处
分
神
力
,
一
子
生
时
出
俗
尘
。
为
报
忙
忙
求
事
者
,
真
铅
真
汞
不
离
真
。
哲理
炼丹修仙
真伪辨别
养生炼气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张继先的作品,名为《金丹诗四十八首(其十七)》。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道教内丹修炼的诗歌。全诗围绕着修炼金丹、追求生命永恒和精神超脱的主题。"周天火候诳凡人,胎息萦为亦未真。" 这两句是说外界所传的修炼之法往往误导世人,甚至连胎息这种内丹基础练习也常被误解或做不到位。"紫府聚金龙火种,昆丘走玉虎泉新。" 这里描述的是内丹修炼中达到的一种境界,紫府是道家中的一个概念,指心神所聚之处;而“金龙火种”、“玉虎泉新”则象征着生命精华的萌发和精神层面的更新。"三莲折处分神力,一子生时出俗尘。" “三莲”在这里可能代表了三花(头顶的三个中心),折即达到、分散之意,表明到了某种修为后,可以将内心的力量散发开来;“一子生时”则是指通过修炼,使一念之转化为生命之根本,从而超脱世俗尘埃。"为报忙忙求事者,真铅真汞不离真。" 这句话是在告诫那些急于求成的修行者,应该寻找真正的、纯净无伪的内在智慧,而不是外界虚幻的东西。整首诗通过对比外丹与内丹的修炼方法和效果,以及表达了作者对于内丹真谛的追求和理解。张继先作为宋代著名的道教金丹派代表,其诗作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当时道教内丹术的理论与实践。
张继先
210首
又字道正,“翛然子”。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天师、、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猜您喜欢
呈万庵十章(其四)火候
宋·白玉蟾
无位真人炼大丹,倚天长剑逼人寒。玉炉火煅天尊胆,金鼎汤煎佛祖肝。百刻寒温忙里准,六爻文武静中看。有人要问真炉鼎,岂离而今赤肉团。
行香子·赠不语王哥
元·王处一
真乐闲闲。口过删删。养冲和、屏荡愚顽。圆融法性,复变童颜。便出三乘,超十地,不为难。五彩回环。烹炼金丹。看仙炉、虎绕龙蟠。阴阳数足,撞透天关。就蹑祥云,朝元去,列仙班。
挽邪归正歌
元·李道纯
道自虚无生一气,谁为安名分五太?一气判而生两仪,清升浊沦成覆载。阴阳经纬如掷梭,乾坤阖辟如扇鞴。两仪妙合有三才,七窍凿开生万类。无极之真剔浑沦,日用平常无不在。生生化化百.....
逍遥咏(其二十)
宋·赵炅
五金并八石,一一注仙经。雅有深仁行,无非不暂停。日华精汞法,月魄鍊砂灵。入圣超凡骨,变化本真形。
长相思·赠魏害风
元·马钰
害风仙。害风仙。万事俱忘理太玄。调和汞与铅。结金莲。结金莲。九转功成性月圆。超凡入洞天。
沁园春(其八)赠胡葆元
宋·葛长庚
要做神仙,炼丹工夫,亦有何难。向雷声震处,一阳来复,玉炉火炽,金鼎烟寒。奼女乘龙,金公跨虎,片晌之间结大还。丹田里,有白鸦一个,飞入泥丸。河车运入昆山。全不动纤毫过玉关。.....
七言(其六十六)
唐·吕岩
本末无非在玉都,亦曾陆地作凡夫。吞金食气先从有,悟理归真便入无。水火自然成既济,阴阳和合自相符。炉中炼出延年药,溟渤从教变复枯。
度清霄·五首(其四)
宋·张继先
四更四点四更长。迎午迸鼠心不忙。丹炉伏火生新香。群阴剥尽回真阳。金娥木父欢相当。醍醐次进无停觞。主宾倒置情不伤。更阑别去还相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