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山水
写景抒情
历史怀古
将军赞颂
战争
颂老赞美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题高邮何将军老山图》,通过对何将军的描绘,展现了他热爱山水、气概非凡的人物形象。首句“何家将军多爱山”点出将军的喜好,接着“以小比老尤坚顽”形容其性格坚韧。诗人通过“青山面目元不老”与“将军却笑须眉斑”的对比,赞美将军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昆仑何时鳌背裂,将军气高嵩华绝”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将军的豪迈气概,仿佛能撼动天地。接下来,“小夫移山良自愚,将军一怒天柱折”则进一步强调了将军的力量和威严。诗中还提及了将军的战功,“天山已定三飞髇,凯歌十二和归铙”,以及他的晚年生活,“太平天子方讲道,将军六十便称老”。诗人通过“黄金雨外弃甲抛,白玉风前醉山倒”描绘将军的潇洒与豪放,而“宣州画生来作图,图中貌得诗人臞”则赞赏画家技艺高超,能捕捉到将军的风采。最后,诗人将将军与历史上的名士相提并论,如刘牢之,并感叹“当时尔祖得郑杜,尚带儒酸走风雨”,表达了对何将军文武兼备的敬佩。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既赞扬了何将军的个性与功绩,又寓含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体现了杨维桢独特的艺术风格。

杨维桢

926首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猜您喜欢

高峰书舍中秋有感
清·万斛泉
泠泠山上月,今夜分外明。我心非木石,对此能无情。粤匪寇吴楚,于兹已四秋。生灵被屠戮,白骨堆荒洲。王师未恢复,骼骴谁敢收。寒镜悬中天,相照令人愁。
过淮阴侯庙
宋·俞汝尚
当时谋战不谋安,将众多多是祸端。万垒在前攻掠易,四方无事保全难。晓堂钟鼓修淮祀,古壁旌旗拥汉官。天下息肩兵革定,一瞻祀宇一长叹。
登北邙山二首(其一)
金末元初·杨果
干戈丛里过壬辰,原上累累冢墓新。寒食清明几家哭,问来都是陈亡人。
五丈原
明·李东阳
五丈原头动地鼓,魏人畏蜀如畏虎。营门不开呼者怒,挥戈指天天宇漏。将星堕空化为土,鍊石心劳竟何补。侯归上天多旧伍,关为前驱张后拒。忠魂不逐降王车,长卫英孙朝烈祖。
上新河观练水军歌
明·汤珍
建业城西上河口,大江控截金陵守。圣祖经营置水军,结垒辕门环细柳。两翼回渠伏港通,鱼丽栉比藏艨艟。太平讲武三时暇,教演时当十月中。是日风恬波浪平,团营号令传分明。对壁虚声张.....
巾子山歌吊宋故太傅枢使越国张公祠
清·全祖望
罗刹江头湖不至,范文虎入临安市。范阳将军气如虹,背城请战遭乖刺。臣妾佥名谢道清,谁忍连署迎北使。庆元都府亦雄藩,孟传昌元那足恃。空馀巾子山头一片石,聊驻残军麾赤帜。嗟哉天.....
官军后还西涧草堂
明·马治
干戈一为用,十室九不完。东西南北人,坏屋敢求安。昨闻府兵下,徒跣入荆菅。一市人尽虚,衡门驻旌竿。还家动盈月,瓶粟久已殚。幸兹西涧西,草堂适平宽。竹林最无恙,秀色雨始干。石.....
过吕堰驿访王听夫先生祠
清·白恩佑
闻道王巡检,当年此效忠。骨沈流水碧,血染战袍红。势迫心愈奋,官卑气自雄。我来访祠宇,懔懔想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