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
抒情
赠友
情感
物象
紫袈裟
宗教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写给友人用晦上人的作品,表达了对故乡和旧友的深深怀念,以及与用晦上人的深厚友情。首句“帝里如何忘旧山”传达出在繁华京都中,诗人仍然难以忘怀故乡的山水之情。次句“却因知己得名贤”则强调了与用晦上人的知己关系,使他在京城中也能感到对方的贤德。第三句“司仓道合唯无可”描绘了两人在思想上的契合,暗示他们有着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第四句“吏部交游祇大颠”进一步强调了用晦上人在社交圈子中的独特地位,以“大颠”这一别称表达敬意。第五、六句“紫色袈裟无蕙带,清斋衬施有苔钱”通过描绘用晦上人的僧侣生活,展现了其简朴而高尚的品质,即使生活清贫,仍能坚守信仰,乐于布施。最后两句“诗中琴里偏相忆,用晦还应信仲先”表达了诗人通过诗歌和音乐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坚信他们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用晦上人会理解并珍视这份深情。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又赞美了朋友的品德,体现了宋诗的婉约和深沉。

魏野

395首
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诗人。他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但诗风清淡朴实,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为后人称道。代表诗作有《寻隐者不遇》等。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猜您喜欢

秋林读书图为章光远赋(其二)
元末明初·刘永之
离思方萧索,况复暮秋馀。衰兰空委露,残荷已委渠。独忆西风宴,还伤北涧居。忧来绕庭树,閒拈坠叶书。霜露日凄凄,园林烟景变。落日薄寒塘,斜日明秋甸。陶尊湛清醑,瑶枕含幽怨。寂.....
文叔折柬誇其夜宿湖心午登南屏石洞纳凉
宋·韩淲
落残明月照湖心,小艇扬波荷气深。谁能一枕华胥梦,占得其清无暑侵。长飙撼石应真洞,净慈高绝南山阴。斋盂茗碗复宴坐,了义不必开禅林。老身执热困尘屋,偪塞嘈杂蹄足音。栎庵受用乃.....
次韵免原怀径山
元·祖铭
苍苍乔木五峰齐,十载江湖忆旧栖。丘壑芝兰香雾上,金银楼阁彩云低。秋风怅望辽天鹘,夜雨悲凉冢上鸡。但得閒身各安健,会寻石壁洒新题。
寄懒庵
宋·刘子翚
山暝雨连夕,今晨天气清。遥怀懒庵人,高卧掩柴荆。幽寂性所嗜,萧然寄平生。惟应田叟来,对床话躬耕。
怀刘方叔兼简全之用前韵
宋·王十朋
刘郎何事久无书,梦里频频却见渠。往事真同塞翁马,此身何异蠹书鱼。严亲白发皆如许,吾辈青春度莫虚。意气飘飘羡温叟,凌云词赋压相如。
六年
宋·王安石
六年湖海老侵寻,千里归来一寸心。西望国门搔短发,九天宫阙五云深。
再用韵以美抟霄之德
元·耶律楚材
去岁云川始见君,澄澄胸次净无尘。山南第一圭璋士,冀北无双柱石臣。万里云松斜谷外,千竿水竹渭河滨。他年归隐重相访,无影林间别有春。
谢郑州张资政惠书寄酥十四韵
宋·韦骧
峥嵘岁律垂更旧,芜室萧然度清昼。追想牙旌欲首途,策羸取别尝重复。踌躇去德不胜情,归迫严闉仅能走。歘惊霜月再弦望,西向拳拳使心疚。心之疚兮日益深,使者踵门书忽授。灿然诲语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