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抒情
离别送别
情感表达
赞颂赞美
地点
写人

译文

五十而无固定产业,心志轻视百万财富。
即使屠夫和酒馆老板,也与众人平等,不问你是谁。
饮酒垂钓,狂放歌唱,还作诗吟咏。
谁能想到,汉朝的高尚隐士,连越国的范蠡都不认识。
寄身于霞山,头发蓬乱地住在睢水边。
突然接到朝廷任命,众人以为是去皇宫任职。
沐浴更衣,穿着赏赐的衣物,西来的马匹行进缓慢。
你的才能能让丞相看重,且有函谷关的期待。
我勉强接受微薄的俸禄,那时曾在梁宋之地游历。
白发苍苍的老者,在官舍等待,两鬓如丝。
官舍周围柳树林静谧,河桥边杏花正茂。
傍晚时分摘花赏景,握着手中的秋蝉,心中悲伤。
小县任职还未满足,但请您不要拒绝屈身就任。
我看主人之意,不久你将被召回京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生活无忧、心情自在的隐者形象。他不问世事,只与屠户酿酒之人为伍,享受着饮酒垂钓、狂歌咏诗的快乐时光。诗中的“焉知汉高士,莫识越鸱夷”表达了对古代隐者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诗人在栖霞山中寄迹,蓬头散发地坐在水边,这种生活状态充满了自然与自由的气息。然而突然之间,他接到了朝廷的征召,人们都认为他将会前往丹墀(朝堂)。诗中的“沐浴著赐衣,西来马行迟”描绘了他准备回应朝命的情景。在官府中,他重获相职,而且还获得了一定的期限。他的生活与往昔梁宋时的旧游有着联系,这种生活让人感到既舒适又悠闲。诗中的“皤皤邑中叟,相候鬓如丝”则描写了他在官舍中的安逸生活,柳林静谧,河梁上的杏叶滋润。最后,“摘芳云景晏,把手秋蝉悲”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即将离别的不舍。诗人观察到主人(朝廷)的意图,不久就会被召回京师,表现出一种无奈与预感。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召唤时的复杂情感。

李颀

125首
李颀(690?—751?),字、号均不详,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一带人,唐代诗人。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诗以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猜您喜欢

出游
宋·陆游
举世谁能伴我闲,出游随处一开颜。系船扛鼎将军庙,秣蹇流觞内史山。小市况经摇落后,高城回望莽苍间。归来灯火湖塘晚,指点柴门未上关。
孟夫子生生亭赋
唐·卢仝
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辍棹上登生生亭。夫子何之兮,面逐云没兮南行。百川注海而心不写兮,落日千里凝寒精。予日衰期人生之世斯已矣,爰为今日犹犹岐路之心生。悲夫!南国风涛,鱼龙.....
送林德祖致政归吴中
宋·赵鼎臣
士论常苦高,出语讥古人。至其取与间,未足了一身。官爵细事尔,臭腐实与邻。奈何夸者徒,薄暮犹逡巡。平日相语此,反覆甚谆谆。顿输一著先,夫子固绝伦。乞身夜上书,妻子不暇询。翩.....
次韵苏庭藻见寄庭藻所居号竹堂
宋·周孚
匆匆别后已经年,堂下新篁又长鞭。何日来成渼陂集,只今空寄陕郊篇。封丘正自妨吾乐,畏垒谁能识子贤。俱坐先秦古书累,吾侪流落本非天。
妙香词
唐·不详
劝君酒莫辞,花落抛旧枝。只有北邙山下月,清光到死也相随。
江边独酌有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水鹭看人醉,风花逐客狂。蟹嫌双跪少,鲈爱四腮香。无用惟才笔,多情是酒乡。六旬犹处子,华首胜红妆。
黄子惠曾由沪上同舟至直沽,一别十年矣,相见饶平县廨,尊酒话旧,赋此为赠
清·丘逢甲
剪烛衙斋岁欲周,十年郭李记同舟。飞凫仙令循良治,戎马书生汗漫游。析木津潮寒旧雨,大金山月照清秋。南来喜听舆人诵,赢得廉声岭外州。
忆舍利殿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圆月有情夜,松风无尽年。暗凉生殿石,微热上炉烟。结像长如在,龛灯共不眠。诸天有成毁,悲泪自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