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理
写风
民间诙谐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印所作的《颂古十八首》中的第七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禅宗的智慧和生活哲理。"全收全放不通风,点破将来已不中",这两句寓言性很强,可能是在说一种极端的态度或行为,如果过于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方式(全收全放),不给事物自然发展的空间(不通风),最终只会导致结果的失效(已不中)。这里的“点破”可能指的是揭示真相或看穿某事,但过度的揭示会破坏原有的平衡,失去意义。"礼拜起来虽悟去",暗示着通过宗教仪式或反思有所领悟,但这种领悟可能是短暂的,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实践。"街头笑倒李三翁",最后一句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可能是诗人对那些只停留在口头理解,未能真正实践的人的讽刺,"笑倒"形象地写出他们的无知或可笑,而"李三翁"则可能是虚构的人物,代表这类人。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乐,通过日常生活的场景,传达了禅宗关于适度、实践与领悟的智慧。

猜您喜欢

浣溪沙
唐·敦煌曲子
五两竿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其五)
宋·李廌
风头皱浪开还促,雨点圆纹乱更多。何似无风亦无雨,碧天千里在澄波。
光福寺与夷叔围棋夷叔属赋诗纪之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鬓底湖光万顷浮,极天帆影落茶瓯。半床花雨同僧夏,一磴松风对弈秋。逃世何心还逐鹿,忘机吾意羡飘鸥。浮山说法欧公喜,国手应知逊一筹。
秋晓
清·爱新觉罗·弘历
晨光漾绮闼,露气含芳丛。语蛩学埘鸡,报曙秋壶中。枕簟切飒寒,衣袂流金风。晚卉斗其芬,似惜华冶容。青松挺百尺,岂伊众花同。安知荣与枯,落落拿虬龙。时咏七月篇,似抚五弦桐。甄.....
行京口至竹里诗
南北朝·鲍照
高柯危且竦,锋石横复仄。复涧隐松声,重崖伏云色。冰开寒方壮,风动鸟倾翼。斯志逢凋严,孤游值曛逼。兼途无憩鞍,半菽不遑食。君子树令名,细人效命力。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
题王光禄公觐南园二十韵
明·张鼐
古堞临平圃,城南小有天。狎鸥新筑社,饮马旧开泉。竹径疏疏影,花蹊细细烟。游蜂先得路,乳燕正归椽。户揽西山爽,堂宜北海筵。松涛日风雨,梧井夜婵娟。灵榭绀宫閟,梵铃画阁悬。峰.....
蜜蜂
宋·饶节
风雨萧萧早晚天,放衙时节也随缘。晨参暮请真丛席,不似痴人更说禅。
月下对菊示子何
清·郑珍
天公爱菊同幽人,夜遣明月来写真。秋魂尽入影中去,澹澹花枝空有痕。半山亭子坐来久,衣袂渐冷胸中温。花气增浓月益白,枝枝插在玻璃盆。深露微光上蛛网,暗蛩细响吟篱根。凉风疏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