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
齿
怀古励志
励志
情感表达
咏物抒怀
壮志抒发
自述感怀
怀才不遇
读书
惜时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一止创作,名为《五十少公卿赠何子楚居士》。诗中以对比的手法,探讨了人生的不同阶段与社会地位、个人心境之间的关系。诗的前半部分通过“五十少公卿,三十老举子”两句,引出对年龄与社会地位、成就之间关系的思考。接着,“世间老与少,不必较年齿”一句,强调了年龄与社会评价并非绝对相关,引出了下文对不同人生阶段的描述。“我观宦达人,颜色自丰美。癯者忽易腴,变化一日耳。”诗人观察到,那些在官场中达到一定地位的人,往往显得精神饱满,而原本瘦弱的人也可能迅速变得丰腴。这反映了社会地位对个人形象的影响。“人言老再少,信是有此理。”诗人引用他人的话,指出人们相信年龄可以逆转,这可能与个人的心态和生活状态有关。接下来,诗人回顾了自己的经历:“我为老诸生,流落逾二纪。四十又过四,淟涊百僚底。”他自述作为老年的学生,经历了超过二十年的漂泊,四十多岁后,仍然在官场底层挣扎。“说老已十年,何况真老矣。”诗人感慨自己已经老去十年,更不用说真正的老年。接着,他描述了自己的外貌变化:“壮气推幽忧,发白面目缁。”形容自己因忧虑而失去了壮志,头发变白,面容也显得憔悴。“宁有再少时,一衰乃如此。”诗人反思是否还有重新年轻的时候,但如今已是一衰到底。这里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何郎穷过我,齿发亦相似。”诗人提到另一位名叫何郎的朋友,虽然处境比我更艰难,但年龄和外貌都与我相似。这可能是对朋友间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境的感慨。“闲居傲轩裳,臞腹满经史。”何郎在闲居时,不拘于官服礼节,饱读经史,内心充实。这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时时吐光焰,丽句落窗几。”何郎时常能写出美妙的诗句,这些诗句如同光芒一般,落在窗台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谁家肯终惠,试此足千里。”诗人询问谁能最终给予何郎帮助,让他能够行万里路,实现自己的理想。“空令坐穷独,阁户今扫轨。”诗人感叹自己只能独自坐着,门已关闭,道路似乎被扫除,暗示了自己与外界的隔绝。最后,“宦达世共慕,闲旷我所喜。”表达了对官场成功者的羡慕,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丈夫生世间,要自发奇伟。”诗人认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应该在世间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和勇气。“富贵何足云,功名半张纸。”他认为,富贵和功名不过是过眼云烟,重要的应该是内在的品质和成就。“古来傲世士,良是穷乃止。”诗人引用古人的话,强调了那些傲视世俗的人往往是在穷困中才得以保持独立。“未有如子年,忼慨隐廛市。”诗人感慨,像何郎这样的年轻人,在市井中慷慨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我不愧公卿,愧此少居士。”诗人表示自己不愧于公卿之位,却对何郎这样的年轻居士感到愧疚,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敬佩和对自己现状的反思。整首诗通过对年龄、社会地位、个人心境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理想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年轻一代的赞赏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刘一止

364首
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猜您喜欢

六十示儿
清末近现代初·贡桂生
电闪注光六十春,满腔心事对儿陈。毕生耕稼颇知味,十载诗书枉问津。退一步行途总坦,作三冬计境常新。汝曹学艺须勤奋,磨厉甄陶肯让人。
山居适兴
清·王松
颠狂原不合时宜,自别王城乐莫支。妻拙堪为山水伴,书多差喜见闻奇。曲江对镜怜形影,彭泽编诗纪岁时。热血一腔何处洒?且将耕读教豚儿。
李车驾行
明·邵宝
李车驾,奉玺书,西行入关到边隅。驾言数马阅牧地,要穷利病实与虚。有疏驰达承明庐,镇将不敢沮,藩吏不敢拘,揽辔四顾意有馀。李车驾,中州豪。读书万卷志当世,排云阊阖曾鸣号。奈.....
秋闱不遂
明·韩殷
落魄衿怀不自由,桂花影里沐清秋。虽无彩笔都成梦,未信朱衣不点头。李迪声华誇浪得,子云词赋倩谁收。珠江潭水深千尺,正是鱼龙变化秋。
送陈资道
宋·杨杰
有客抱荆璞,不琢贵其质。兢兢三十年,常恐有坠失。所欲价百倍,今也十之一。勿患知者难,光彩已四出。
得九成弟书
明·释函可
双鱼夜到鸭江滨,先代弓裘不可论。骨肉尽凋馀两弟,诗书能复让他人。须知佛法无多子,那见儒冠定误身。但自莫惭世出世,临风三嘱泪犹频。
述怀二十首(其六)
清·何栻
自信才如腹背毛,不矜六翮负风高。倚门肮脏愁胡底,索米侏儒愧若曹。豪舞强酬浑脱帽,新声终贱郁轮袍。时宜难合甘藏拙,南郭吹竽幸未逃。
和侍郎尹公留别韵三首(其三)
明·李东阳
瀛洲无地不登仙,吏省仪曹次第迁。从此略施经国手,向来閒却著书年。亦知忧乐能关世,自卜行藏岂问天。归路不须驰传急,似闻宣室正求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