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理
佛法
教诲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行所作的偈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教教义的理解和修行中的严谨态度。"依经解义,三世佛冤"强调了遵循经典解释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严格按照佛经的教诲来理解,才能得到正法,否则即使是微小的偏离,也可能导致误解或走入歧途,连累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修行者。"离经一字,即同魔说"进一步突出了经文的权威性和修行者的精确遵循,指出哪怕是一个字的偏差,都可能与佛法中的正见相悖,如同落入了魔王的言论之中。这首诗体现了佛教对于戒律和智慧的重视,以及对修行者要求的严格性,具有深刻的教诲意义。

猜您喜欢

赠林昌彝联
清·何绍基
学有经法,通知时事;行无瑕尤,直似古人。
书香能和尚塔
唐·张说
大师捐世去,空馀法力在。远寄无碍香,心随到南海。
十可行十颂·粥饭
宋·释清远
三下板鸣生死断,十声佛唱古今通。开单展钵亲明取,不可粗心昧苦空。
拟寒山寺(其一一六)
宋·释怀深
更有一般僧,因果殊不顾。心里似屠沽,口中呵佛祖。心口不相应,佛祖岂容侮。投子与赵州,肯踏名利路。
逍遥咏(其二)
宋·赵炅
逍遥理路达三清,非是寻常取次名。此语不宗凡见识,笼罗大象显昭明。傍通照料周遮远,异境凡从智慧生。言丈室中谁口默,真心传受一般平。
纪慈训
明·邹元标
尔上金陵去,何事泪浪浪。阿郎听吾训,朝夕慎莫忘。尔心虽慈善,尔性何太刚。半生滨九死,天度幸汪洋。古人佩韦弦,国手审温凉。良玉比君子,何事不易方。罔发他人隐,罔恃自己长。扬.....
问如满禅师(其二)
唐·李诵
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矩子名字义
宋·陈淳
小子尔定孙,来前吾语汝。尔今既加冠,盍以成人遇。今尔名以矩,字尔以方叟。告尔名字义,尔其敬听受。矩所以为方,是为法度器。极天下之方,不能外乎是。在人事而言,不越乎此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