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山水写景
禅意抒情
冬景
禅修
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潮水涌动的壮丽景象与听潮轩内僧人的宁静心境,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首联“鳌背东风滚雪花,馀波转眼没鸥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潮水翻腾的壮观景象,仿佛巨鳌背负着东风,激起层层雪白的浪花,而这些浪花转瞬之间便淹没了一片鸥鸟栖息的沙滩。这里运用了“鳌背”、“东风”、“雪花”等意象,不仅展现了潮水的气势磅礴,也营造出一种动态美。颔联“越军怒发摧山弩,汉使惊回犯渚槎”则通过历史典故,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这里借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将潮水比作“越军”,其“怒发”之势仿佛要摧折山弩,暗喻潮水之大;同时,“汉使惊回犯渚槎”则可能暗指汉朝使者在潮水面前的惊慌失措,通过这两个典故,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历史事件相联系,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颈联“午枕欲抛铛正沸,夜经才辍鼓频挝”则是对听潮轩内僧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午时,僧人欲抛下枕头,因为锅中的水正在沸腾,暗示了时间的紧迫或某种仪式的进行;夜晚,僧人停止诵读经文,鼓声频繁敲打,可能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或冥想。这两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时间的敏感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尾联“老禅不厌喧双耳,笑倚虚阑阅岁华”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超然物外、心静如水境界的赞美。老禅师不厌烦外界的喧嚣,反而乐于倾听,倚靠在空旷的栏杆上,静静地观察岁月的流逝。这一句不仅表现了僧人内心的平和与智慧,也寄托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僧人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