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
岩洞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渐所作,题为《崇宁乙酉元巳率同僚修禊于七星岩》。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同僚在七星岩举行修禊仪式的情景,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和谐社会生活的向往。首联“妙意其谁运大钧,玲珑奥室辟天真”以“大钧”比喻天地间的大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之情。接着,“玲珑奥室辟天真”则描绘了七星岩内洞府的奇妙景象,暗示着自然界的神秘与美丽。颔联“斗临北地精初结,龙去丹霄穴未湮”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七星岩的山石比作初结的斗星,而“龙去丹霄穴未湮”则可能暗喻着龙腾云霄的传说,同时又强调了七星岩的深邃与不凡。颈联“洪造故教虚待物,良辰赢得乐同民”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理解,认为大自然慷慨地提供万物所需,人们在美好的时光里共享欢乐,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尾联“我来禊有自然兴,岂羡兰亭曲水滨”表达了诗人亲自参与修禊活动的喜悦,与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雅集相比,更看重的是与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自由,而非物质的奢华或形式上的仪式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理想社会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