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
便
西
便
写景抒情
怀古
忧思
秋日情景
借物
其中:

译文

窗外的小雨已经停歇,翠绿的色彩蔓延开来。窗外半是桐树的阴影,半是芭蕉的阴影。
在微风和斜阳中独自坐着吟咏。此时的心情半是闲适,半是忧愁。
能同我一同饮酒的三五知己是我的知音。他们要么东奔西走去寻欢作乐,要么到处寻觅美景和好酒。
散席时往往月亮已经沉没在地平线之下。这并非是因为酒杯深才醉得晚,而是因为我们的谈话深入才导致夜深人静。

赏析

这首《一剪梅·小窗》由清代词人陆震所作,描绘了一幅雨后小窗前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小窗雨歇绿全侵”,开篇以雨后的清新之景引入,窗外的绿色仿佛将整个空间染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翠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半是桐阴。半是蕉阴。”进一步点明了绿意的来源,既有梧桐树的阴影,也有芭蕉叶的遮蔽,两种不同的植物在雨后展现出各自的特色,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微风斜日坐孤吟。半是閒心。半是愁心。”随着微风和斜阳的交替,诗人独自坐在窗前,内心的情感也在这自然的变化中起伏不定。这里的“閒心”与“愁心”并存,既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享受,也流露出淡淡的忧愁,体现了诗人复杂而微妙的心境。“酒徒三五是知音。不是东寻。便是西寻。”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似乎找到了共鸣,与三两好友相聚,或是东行,或是西游,寻找心灵的慰藉。这不仅是一种社交活动的描述,更蕴含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散时往往月都沉。不是杯深。便是谭深。”当聚会结束,月光已经低垂,诗人或是在酒杯中寻求更深的沉浸,或是与友人深入交谈,探讨着人生、宇宙的奥秘。这里通过“杯深”和“谭深”两个细节,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和精神上的契合。整体而言,《一剪梅·小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社会的复杂心情,以及在孤独与相聚中的自我探索和情感寄托。词作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思,是清代词坛上的一篇佳作。

猜您喜欢

舟中病思三首(其二)
宋·赵蕃
已见横山塔,兰溪路不多。青铜吾欠此,竹叶奈渠何。贫病成驱役,幽忧复放歌。平生钓台下,老矣负渔蓑。
王家庄
明·陈琏
山后人烟少,王家幸有庄。丁男频守戍,妇女废蚕桑。树色千章秀,溪声一派长。自从兵燹后,风物转凄凉。
闲情
宋·刘克庄
宴坐仅留半窗月,归装只载一船愁。可怜潘令无标致,却为闲情白了头。
寄答欧子建
明·李云龙
水上茅堂竹树遮,美人相遇赠瑶华。朱弦不作里中曲,彩笔曾生梦里花。一别屋梁惟落月,几回江口泛孤槎。问君诗卷相携后,染得春山几片霞。
雨花台
宋·刘端之
六朝宫苑帝王州,何事兴衰若置邮。可是战争收拾后,却将歌舞破除休。千门尽锁梧桐雨,万堞深笼薜荔秋。试陟雨花台上望,夕阳烟水替人愁。
初夏感怀四首(其二)
清·柳是
凄亭云幄对江湖,城上青髦隐大乌。婉娈鱼龙问才艳,深凉烽火字珊瑚。谁人明月吹芦管,无数清笳起鹧鸪。愧读神经并异注,愁来不觉有悲呜。
邻歌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不分弹槽逻逤檀,此时都作定中观。流云滞汉还倾听,片月沉江已向残。息影且为明日计,无眠方觉早秋寒。江湖正自伤摇落,纵有邻歌讵解欢。
建安体(其三)
明·李攀龙
河汉悬清光,三五正参差。西北起浮云,霏霏风入帷。白发一何早,隐约当待谁。快独饮美酒,登台临华池。赵女荡奇舞,秦筝繁且悲。忧来亦有方,安得常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