槜
李
见
月
槜
李
逢
良
夕
,
明
蟾
落
桂
华
。
离
情
属
秋
暮
,
两
地
望
天
涯
。
灵
药
空
传
世
,
清
辉
苦
忆
家
。
关
山
千
里
外
,
盈
晦
动
长
嗟
。
秋天写景
思乡抒情
咏物
月亮
离别情感
地点
槜李
赏析
此诗《槜李见月》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描绘了诗人于槜李之地,于良夜之时,仰望明月,心中涌起的复杂情感。首句“槜李逢良夕”,点明地点与时间,槜李为地名,良夕则暗示了夜晚的美好与适宜。诗人在此时此刻,遇见了美好的夜晚,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了伏笔。“明蟾落桂华”一句,以“明蟾”比喻月亮,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光洒落的情景,而“桂华”则进一步渲染了月色的皎洁与美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接着,“离情属秋暮,两地望天涯”两句,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秋暮时节,本就容易引发离愁别绪,加之诗人身处两地,无法相聚,只能遥望远方,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暗含了对自身处境的感慨。“灵药空传世,清辉苦忆家”两句,诗人将思绪从远方拉回现实,感叹世间虽有传说中的灵药,却无法解决内心的相思之苦。同时,月光的清辉,虽能照亮夜空,却不能照亮诗人的心房,反增思乡之情。最后,“关山千里外,盈晦动长嗟”两句,诗人将情感推向高潮。无论距离有多远,无论月圆还是月缺,都无法阻断他对家乡的思念。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生离合、时空距离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与思念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在月光的映照下,诗人的情感显得更加深沉与动人。
罗洪先
732首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您喜欢
镜岩歌为镜方彭及予赋
明·刘崧
君不见南山山前一片石,崭然壁立当流泉。皎如千年青铜镜,挂在万仞高崖巅。泉流日冲激,烟云相荡摩。鱼龙过之不敢睨,如有神物严撝呵。夜深月明从东来,但见五色灿烂寒光开。扫空婆娑.....
月台观月
宋·陈文蔚
秋来无日不登临,独喜今宵月满襟。仰面青天思把酒,寄情古调欲携琴。凉风舞袂身将举,白露沾衣夜向深。要看一台清影满,尽教移转碧梧阴。
王台驿
明·管大勋
候馆山鸡唱,云门峭壁堆。万家依谷静,独鸟下溪回。仄路披荆棘,残碑没草莱。空传有王气,无处觅荒台。
八月十四夜游太晖观呈忠教真人
明·宋登春
碧天高处是三清,金作楼台□作城。白鹿仙人秋弄笛,青牛道士夜吹笙。惊残鹤梦江云冷,幻出松阴海月明。欲写阴符寄幽事,山中老子有书迎。
伍国开招同诸子煮泉开元井移酌落霞峰赋得明月松间照
明·何吾驺
天借澄秋濯画图,担泉醉月碧山隅。若为娥素招清友,不觉冰轮映大夫。蟾影流于萝薜碎,涛声和入广寒孤。团团也是寒松色,故扫长空倒玉壶。
游山七绝(其一)水月洞
宋·张釜
水际空明月正圆,人行月里水如天。道旁听得人争指,半是当年折桂仙。
送人赴雅州任
宋·李复
去年送君走边州,今年送君入蜀道。上官南北不自知,风卷孤云离海峤。场屋争飞二十年,垂翼空归叹潦倒。绿衣晚出外家来,一命初忻慰枯槁。忆昨当途数论荐,谓君逸足须腾趠。故为羁絷尚.....
与同舍待浴灵芝寺
宋·曹既明
一雨洗秋色,湖山增眼明。番番水中荷,作此凄凉声。我辈等憔悴,客饭千里程。愿言涤尘土,冠盖临华京。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