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
华
宫
用
杜
子
美
韵
阿
房
但
遗
基
,
铜
爵
亦
飘
瓦
。
兹
宫
制
何
朝
,
栋
宇
妙
天
下
。
溪
山
最
清
绝
,
画
手
不
可
写
。
于
今
黍
离
离
,
客
过
泪
如
洒
。
乃
知
营
宫
殿
,
徒
以
业
力
假
。
起
灭
犹
浮
沤
,
聚
散
齐
一
马
。
如
何
世
间
士
,
天
运
欲
持
把
。
此
理
贯
古
今
,
宜
有
知
之
者
。
怀古抒情
哲理
写景咏史
秋节
城市名胜
咏物言志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玉华宫用杜子美韵》。诗中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与反思,表达了对权力与建筑兴衰的深刻洞察。首句“阿房但遗基,铜爵亦飘瓦”以阿房宫和铜雀台的废墟为引子,暗示了辉煌一时的建筑终将化为尘土,引出对玉华宫的感慨。接着,“兹宫制何朝,栋宇妙天下”提出疑问,赞美玉华宫的建筑之妙,却也暗含对其存在时间的不确定。“溪山最清绝,画手不可写”一句,诗人赞叹玉华宫周围的自然美景,甚至认为即便是最好的画家也无法完全描绘其美丽。然而,“于今黍离离,客过泪如洒”则揭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繁华的景象已不复存在,访客只能以泪水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乃知营宫殿,徒以业力假”表达了对建造宫殿行为的反思,指出这些努力最终不过是虚幻的表象。接下来,“起灭犹浮沤,聚散齐一马”进一步阐述了事物兴衰无常的道理,如同泡沫和马匹一样,看似强大实则脆弱。最后,“如何世间士,天运欲持把”提出了对世间士人追求权力与地位的质疑,似乎在问他们是否真的能够掌握命运。而“此理贯古今,宜有知之者”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对权力与建筑兴衰的普遍规律的思考,以及对这一道理的普遍认同。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探讨了人类社会中权力、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时间流逝、事物兴衰的哲学思考。
李纲
1653首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您喜欢
天宁寺叠前作韵
清·爱新觉罗·弘历
柰苑香花集禅侣,慈宁万寿祝如陵。似兹那可异端辟,但彼谁臻最上层。忘所入流佛惟寂,遇佳得句我犹能。论民便欲论其苦,廿七年来心是凭。
题养拙轩
宋·徐玑
混沌分来便至今,纷纷巧事日成林。月明未免虾蟆食,秋至依然蟋蟀吟。自叹一身全是幻,谁能万事不容心。到君斋舍清如水,应使凡机尽弗侵。
观潮,次贝廷琚韵
元末明初·张昱
世代销沉在此声,几回东下复西倾?翻腾日月迷朝夕,簸荡鱼龙定死生。衔石每怜精卫小,投醪未见浊河清。眼前波浪犹如此,莫说蓬山顶上行。
和张仲实秋夜感旧
元·薛汉
古道日绵邈,何由探羲轩。六籍载绪馀,攻凿日已烦。岂无奇士志,寻枝或忘根。忽闻孤凤凰,百鸟寂不喧。邀我浇古胸,泠然酌洼尊。既感气类殊,况复德义敦。秋风江海上,英材昔同门。载.....
庚子九日二首(其二)
清·张鹏翮
秋风杨柳叶梳黄,冷露无心菊正芳。造化一般荣悴异,谁将消息问穹苍?
和东坡颍师弹琴韵
明·王世贞
轻澍濯月秋江平,劳师五指谱双清。飞霜片片堕征角,不辞身作爨下木。朱弦讵可依朱门,武陵博得安道嗔。道人胸中净于水,从此潮音难入耳。
己亥杂诗(其二○一)
清·龚自珍
此是春秋据乱作,升平太平视松竹。何以功成文致之?携箫飞上羽陵阁。
和贫家静〔净〕扫地
明·李之世
琼人不货帚,教童缚数头。贫家无长物,阶净竹脩脩。巧月到庭除,偏能为我留。窗明地亦洁,此乐安可媮。净秽关至性,如味别薰莸。士品亦如斯,入室人焉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